个案观察记录
年级组: 中班
观察日期 | 2023.9 | 观察地点 | 科探区 | 活动内容 | 水的过滤 |
观察对象 | 甘宇杉、刘为瑜 | 年 龄 | 5 | 观察者 | 章莉华 |
观察记录: 小鱼小朋友进区后,在科学区里面观察了一会儿,最终选取了“水的过滤”操作材料,这时杉杉小朋友也对她拿取的材料产生了兴趣,于是小鱼就邀请杉杉一起加入,随后俩人便开始研究说明书,探索这份材料的玩法。 在讨论后他们选择了玩法一,并按照说明书去寻找实验所需要的材料。杉杉对小鱼说:“我们需要准备的材料有泥土、纸巾和棉布,我们去哪里寻找呀?”小鱼说:“我们去问老师吧!”杉杉问:“我们幼儿园哪里会有泥呢?”他们说:“楼下种菜的地方有”。俩人找到泥土后,拿取了纸巾,但是棉布就有点困难,他们思考了一会儿,最终决定用湿纸巾代替棉布,同样会产生过滤的效果,随后他们就按照说明书上的流程开始操作起来。 杉杉说:“你看水从旁边流出来了。”这说明实验没有成功。杉杉和小鱼再次进行讨论,并对实验仪器进行了检查,发现因为泥土的颗粒过大,无法穿过小孔。杉杉说:“那我们把泥土摇晃均匀后再试试。”经过小鱼一分钟的反复摇晃泥土的颗粒也变小了很多,随后他们把泥土放在第一层、纸巾放在第二层、湿纸巾放在第三层,很快他们通过观察,发现这次水很顺利的从实验仪器中缓慢流出。 经过两次的尝试,杉杉和小鱼小朋友成功的完成了“水的过滤”小实验,他们发现按照说明书上的进行操作,通过纸巾、湿纸巾以及实验仪器的小孔层层过滤,起初很脏的水就会变成干净的水,实验完成后杉杉和小鱼都露出了开心的笑容,体验到成功带来的喜悦,并说到下次再来挑战不同的玩法。 | |||||
解释分析及引导策略: 分析: 小朋友们通过观察、分析、实验、总结,发现了水的过滤原理,能够描述事物的前后变化。同时,教师适当放手,让孩子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人,孩子的兴趣得以满足,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老师对孩子们“哇”时刻的记录与分析,为后续提供更多的指导策略打基础,以便帮助孩子获得了全面的成长。通过分享游戏中孩子的表现,分析杉杉具有“开拓与创新”、“不怕困难与失败”、“勇于挑战”等优秀品质,在后续的探索游戏中教师将提供更为丰富的操作材料促进孩子的深度学习。
引导: 尊重幼儿的创意,让幼儿说说自己做的是什么,帮助幼儿理顺思路并引导幼儿和同伴一起合作创新,在合作中适当给幼儿在创作中一些建议。作为教师在此基础上应该给孩子提供更充足的时间和空间,为他们提供丰富的材料,孩子会自己创造出奇迹。本次的活动分享让我们看到了教育是“无痕”的,它源于生活,渗透生活,也看到了教育是“有痕”的,它记载着孩子的足迹和成长。
|
个案观察记录
年级组: 中班
观察日期 | 2023.9 | 观察地点 | 科探区 | 活动内容 | 提取花的色素 |
观察对象 | 张艺冉、许佳慧 | 年 龄 | 5 | 观察者 | 章莉华 |
观察记录: 一、花朵选择 在这次实验中,我们选取了常见的玫瑰花和菊花作为实验对象。这两种花朵色彩鲜艳,视觉效果极佳,且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玫瑰花的花瓣呈现出丰富的红色、黄色、粉色等色彩。而菊花的色彩则更加多样,包括黄色、橙色、紫色等。 二、提取过程 在提取花朵色素的过程中,我们首先将新鲜的花朵剪下,并用清水冲洗干净。接着,将花朵放入研钵中,用研杵轻轻捣碎。这个过程中要保持研钵的清洁,避免杂质混入花汁液中。随后,我们将花汁液用过滤纸过滤出来,得到纯净的花汁液。最后,将花汁液滴在滤纸上,观察颜色变化。 在提取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确保使用的花朵新鲜、干净,避免使用受到污染的花朵;其次,在捣碎花朵时,尽量保持研钵的清洁,避免杂质进入花汁液;最后,使用过滤纸时要小心,确保花汁液能够完全过滤出来。此外,观察颜色变化时,需要将滤纸放在光线充足的地方,以便观察颜色的细微变化。 三、观察结果 经过提取和观察后,我们发现:首先,玫瑰花的花汁液呈现出红色、黄色、粉色等色彩,这些色彩鲜艳且纯正。而菊花的花汁液则呈现出黄色、橙色、紫色等色彩,这些色彩同样美丽动人。这些颜色表明了花朵中含有丰富的色素。其次,在过滤过程中,我们发现过滤纸上留下的杂质较少,说明选取的花朵比较干净。最后,在观察颜色变化时,我们发现花汁液的颜色在滴在滤纸上后会发生一些变化在观察颜色变化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花汁液的颜色会变得更加鲜艳.这可能是因为花汁液中的色素在接触到空气后发生了氧化反应,使得色彩变得更加明亮。
| |||||
解释分析及引导策略: 分析: 通过这次实验,得出了以下结论: 1.花朵中富含多种色素,这些色素可以通过提取花汁液的方法得到。 2.在提取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花朵和研钵的清洁,避免杂质进入花汁液。同时,需要注意观察颜色变化,以便更好地了解花朵中的色素种类和特点。 3.通过观察花汁液的颜色变化,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花朵中的色素种类和特点。
引导: 1.在提取过程中,由于孩子们的手部力量和操作技巧还不够熟练,可能导致花朵捣碎不够充分,影响了花汁液的提取效果。因此,在以后的实验中,我们需要加强对孩子们操作技巧的指导和训练。 2.在观察颜色变化时,由于孩子们的观察力和描述能力有限,可能导致对颜色变化的描述不够准确。因此,在以后的实验中,我们需要加强对孩子们观察力和描述能力的培养。 3.在实验过程中,由于时间限制和孩子们的注意力容易分散的特点,可能导致实验过程不够连贯和完整。因此,在以后的实验中,我们需要合理安排实验时间,确保实验过程的连贯性和完整性。
|
个案观察记录
年级组: 中班
观察日期 | 2023.10 | 观察地点 | 建构区 | 活动内容 | 合作建构 | ||||
观察对象 | 李晓、靳钦为、杨子旭 | 年 龄 | 5 | 观察者 | 章莉华 | ||||
观察记录: 中班的孩子喜欢自由地摆弄一些材料,在建构区的四个大型游戏筐放什么材料,是孩子们自己商量,集体收集的,有:1号筐:牙膏盒;2号筐:养乐多空瓶;3号筐:轨道材料;4号筐:纸板材料。当然我们建构区的桌面游戏材料也都可以成为孩子们自主建构的游戏材料。 今天的建构游戏中两个男孩选择了在地垫上进行大型高架桥的建构,李晓今天也自主选择的建构区,但是跟两个喜欢玩建构区的男孩首次合作,自己又比较喜欢玩磁力片的建构。 在游戏中孩子们是怎样彼此协商、融合,并逐步完成建构区预定高架桥的建构的呢?
事件:(记录客观事实) 9:25 李晓选择进入建构区,并挑选了磁力片准备进行游戏。 9:30李晓开始和男孩1和男孩2协商各自搭建什么? 男孩1:我们可以来搭个高架桥,我会用轨道和瓶子搭,你呢? 李晓:我会搭房子,磁力片就可以。 男孩2:我来搭高架两边的树,上次老师表扬我了。 9:32李晓端来玩具筐,找到一个空地开始了房屋的建构。 9:34李晓一会儿坐着搭,一会儿趴着看,最后房子搭好了,李晓看着自己的房子微微露出笑脸。 9:35李晓跟男孩1交流:我的房子搭好了,你的高架可以从房子的前面绕过去。 男孩1:好的。 9:40男孩1:我们把搭好的东西画下来吧。
| |||||||||
解释分析及引导策略: 分析: 游戏中儿童可以自由选择建构材料,有的孩子喜欢挑战没有玩过的材料,但是李晓平时参加建构游戏并不多,因此挑选了自己比较熟悉或者说是家里面玩过的建构材料——磁力片。儿童的合作在宽松的游戏环境中会自然地萌发,这次的合作就是几个孩子自己商量出来的,有分工,而且是基于同伴的选择,主题也比较明确。 游戏中李晓对于建构房子其实是有把握的,而建构游戏中的合作体验给到了李晓新的收获,以前自己独立游戏建构房子与今天和同伴经过合作完成的高架旁的房屋,看似雷同,却有了本质的区别。 合作让孩子体验到尊重他人的意愿,合作让孩子感受到团队游戏的力量,合作会给每个孩子积累交往的经验。
引导: 1.引导儿童观察同伴的建构成果,能在分享的过程中学习、模仿、积累建构素材。通过建构游戏后的记录和表征,可以让孩子你体会整体建构游戏的优点。材料使用可以更广泛,材料组合可以更富想象,以物代物的方式可以更加多元化。 2.在后期可以给孩子提供更多建构参照的图片或者把孩子们建构得比较有想法的成品拍照进行展示。孩子们可以在自我观察,模仿,学习中拓宽自己的建构思路。
|
个案观察记录
年级组: 中班
观察日期 | 2023.10 | 观察地点 | 益智区 | 活动内容 | 打弹珠 |
观察对象 | 戴梓杰、朱玥 晨 | 年 龄 | 5 | 观察者 | 章莉华 |
观察记录:
在幼儿园的日常活动中,我观察到幼儿们在益智区内热衷于各种民间游戏。这些游戏不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而且还能在玩乐中促进孩子们的智力发展。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孩子们在玩民间游戏时的表现和进步,我决定进行这次观察记录。 1. 在打弹珠游戏中,幼儿们按照顺序轮流进行投掷。他们先弯腰拿起一颗弹珠,用力投向目标图案。如果击中了目标,则得分;如果没有击中,则换下一个幼儿继续投掷。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们表现出了积极的态度和较高的兴趣。 2. 除了投掷弹珠外,幼儿们还会在投掷前进行一些讨论和预测,例如预测哪个大小和材质的弹珠可能会击中目标等。这些讨论和预测不仅增加了游戏的趣味性,还锻炼了孩子们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 |||||
解释分析及引导策略: 分析: 1.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记录,发现幼儿们在游戏中普遍表现出了较高的手眼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在投掷弹珠的过程中,大部分幼儿都能够准确地击中目标,并获得较高的得分。 2. 在游戏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例如,有些幼儿在投掷弹珠时力度控制不够好,导致弹珠无法准确地击中目标。针对这个问题,需要幼儿们在投掷前先进行一些练习和调整,以提高准确率。
引导: 通过本次观察,发现幼儿打弹珠游戏不仅能够锻炼孩子们的手眼协调能力,还能够促进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思维能力的发展。为了进一步提高游戏的效果和质量,在以后的游戏中: 1. 增加游戏难度:可以设置一些更具挑战性的目标图案或增加目标数量,以增加游戏的难度和趣味性。 2. 鼓励幼儿参与:对于一些不太擅长打弹珠的幼儿,可以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并给予更多的指导和帮助。 3. 加强安全教育:在游戏开始前,可以对幼儿进行简单的安全教育,提醒他们注意安全事项,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的意外事故。 4. 定期组织比赛:可以定期组织一些小型的打弹珠比赛,激发幼儿们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
个案观察记录
年级组: 中班
观察日期 | 2023.11 | 观察地点 | 益智区 | 活动内容 | 训练找图 |
观察对象 | 高启睿、李泽 | 年 龄 | 5 | 观察者 | 章莉华 |
观察记录: 棋类游戏是中班孩子非常感兴趣的,不仅可以在比赛中获得胜利的喜悦,还能锻炼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棋类游戏一投放就得到了很多幼儿的喜爱,几乎每天都有孩子参与到其中,而且棋类游戏有一定的规则,除了下棋的最基本规则外,比如观看的人不插话、参赛者落子无悔等都是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 今天在我们的益智区里,棋手睿睿和李泽小朋友又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呢?
9:47睿睿插上区域牌进入益智区,拿出最喜爱的棋盘。 9:48睿睿拿出工具筛子(两个),两个筛子放在手里往桌子上一抛,一个筛子上是绿色的花朵形另一个是黄色的正方形。 9:52睿睿在棋盘上找到了两个相邻的此图形,用圈圈把两个框在一起。 9:55旁边的李泽看到了想要一起玩,李泽说:“高启睿,我也想要试试,我可以和你一起玩吗?”睿睿说:“那我们来切磋一下,看看谁厉害吧!” 9:57睿睿和李泽一人一个筛子一起抛出,一个筛子是红色爱心另一个筛子是蓝色圆形(两个小脑袋凑在棋盘上找两个图形),最终李泽最先找出两个图形,李泽获得胜利。 10:03睿睿不服气,有点生气了。从玩具筐中找出沙漏和李泽说道:“看到这个了吗,老师说这是沙漏,是用来计时的,我们再来比一次!”这次睿睿随机找出一个棋子,让李泽也找一个,沙漏倒放,说:“开始!”两个小朋友迅速的开始在棋盘上认真地找,最终在沙漏漏完后两个小朋友才找到。李泽说:“那就是平局了!”
| |||||
解释分析及引导策略: 分析: 1.把握适时、适度原则,教师的指导符合幼儿的发展需要。如故事中,教师看到孩子遇到困难后,与孩子一起进行游戏,进行一些规则的提醒,对孩子进行引导。 2.为幼儿提供分享经验的机会,加强同伴之间的合作与相互学习。教师对活动的核心价值的把握,影响着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就如集体教学中的活动目标一样,每个环节的设计都要围绕活动目标展开,游戏活动也不例外。孩子在区域中习得的,都应该让他们自己来展示,分享是一个很好的方法,这比老师说一百遍都会有效。 3.不断用语言激励幼儿,增强幼儿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孩子一起游戏的过程中,教师要始终注重了解全班幼儿不同的学习兴趣、不同的发展水平、不同的学习方法和活动中幼儿的情绪等,不断用语言激励幼儿,增强幼儿克服困难的信心,增强幼儿学习的兴趣。“恭喜你答对了、进入下一关;你的记忆力真棒……”这样的言语我们老师要经常使用,这些也是孩子们最喜欢听到的赞赏,它可以调动起幼儿战胜困难,向自我挑战的勇气,从而获得成功的体验。
引导: 教师及时将幼儿相互交流时没有解决的问题拿出来解答,我们需要多鼓励幼儿继续探究,直到真正了解它的“秘密”为止,这样的做法是为了小朋友们在为以后的益智区活动做出了更好的铺垫,也为老师再下一次的区域活动提供更好的更深层次的目标与要求。例如:益智区中不同颜色的透明版,在阳光的照射下会呈现出什么颜色,多色一起拼出呢?同一个棋盘可以与多少小朋友一起玩呢?还会有怎么样的玩法呢?这些问题激发了小朋友们下一次的兴趣,能使探究活动继续深入下去。
|
个案观察记录
年级组: 中班
观察日期 | 2023.11 | 观察地点 | 生活区 | 活动内容 | 生日宴会 |
观察对象 | 孟凡轩、冉雨萱、程欣媛、王家栋 | 年 龄 | 5 | 观察者 | 章莉华 |
观察记录:
今天的户外活动是为“巴克队长”过生日,那么生日宴需要什么呢?蛋糕、礼物、香喷喷的饭菜等等。利用松果、沙子、树叶等学着平时妈妈在家做饭的模样做出了美味的食物。小朋友们在厨房里忙的不亦乐乎。孟凡轩在炒菜,冉雨萱则一直在边上等待。等着美味的饭菜出锅装盘,她就可以将饭菜端到餐桌上供小朋友们食用了。 小朋友们突然议论了起来,我则在一旁观望,听小朋友们的议论大概是有一道食物他们不会做,但是小寿星又特别喜欢吃这道食物。正当我想要上去帮助他们的时候,此时我正听到程欣媛在边上“喂喂喂”,小手还做打电话状,只听她说:“外卖叔叔,我这边需要一个菜。”原来她觉是在订外卖。王家栋在一旁用塑料盒装了很多的松果,然后拿到我的面前,我好奇地询问是什么?王家栋小声地说:是外卖。原来他听到了程欣媛订外卖的电话,立刻化身为“外卖小哥”。
| |||||
解释分析及引导策略: 分析: 区域活动与幼儿的社会经验、社会交往能力及教师支持有着一定的关系,所以想要让幼儿更好地进行角色游戏,首先就要提升孩子的交往能力同时多观察幼儿区域活动,了解幼儿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我们可以提供一些生活中的图片或者视频等供幼儿参考模仿。幼儿遇到问题时教师不要急于替幼儿解决,而应该在一旁观察,必要时再出手,有的时候幼儿的解决方案会让我们眼前一亮。教师只需在观察中发现幼儿所需并及时填充材料,也为幼儿有效进行区域活动给予更多的支持,从而让孩子更好的参与到活动中,发挥区域活动的最大作用。
引导: 想要让幼儿有效开展区域活动,大胆交往、合作、商讨,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良好的个性发展,需要我们为幼儿提供舒适、丰富的环境,尊重幼儿的想法,让幼儿在自由、宽松的氛围中自由交往,减少教师干预,同时加强对幼儿的合作教育,避免以“自我为中心”式的交往活动,其次要为幼儿提供更多的社会性发展所需,如亲社会行为、同伴关系及性别角色等,这些除了在幼儿园对幼儿给予培养支持之外,家长的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我们可以请家长多多配合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与此同时带着孩子多多的去接触一些外部环境,让幼儿更好的融入社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