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案观察记录
年级组: 大班
观察日期 | 2023.9.12 | 观察地点 | 大班活动室 | 活动内容 | 美工区角:折扇子 |
观察对象 | 周子妤 | 年 龄 | 6岁 | 观察者 | 姚昕燕 |
观察记录: 区角活动开始了,小朋友们按照自己的游戏计划进入喜欢的区域游戏。今天的折纸内容是用彩色的正方形卡纸折扇子。他们纷纷拿了正方形的纸之后,就坐在位置上,或跪在椅子前面折了起来。有些小朋友自己会折的,就在那里专心致志地折着,有些小朋友不会折,就跑到别人的座位边,去求别人帮忙教一教。周子妤不一会儿就折好了一把扇子,这是坐在旁边的叶玺弄了半天也没有成功。周子妤看到了,主动要求做小老师,教叶玺折纸。只见周子妤很认真地把自己的作品拿给叶玺看,告诉她要注意的点,叶玺听不懂的地方,周子妤就亲手示范给她看,从一开始的一张纸变成一把小扇子,讲解的非常仔细。有的小朋友不会折,也去请教周子妤,拿着折纸,周子妤也很热情,都一一的教他们。有些小朋友把折好的作品来给我看,告诉我他会折了。 | |||||
解释分析及引导策略:
1.鼓励幼儿在进入区角时尝试选择其他多项材料,懂得自己判断,自己选择,不盲目跟风。 2.利用集体教育的机会,不时介绍各个区域材料的玩法、用法。特别是比较冷门的,孩子不经常接触的材料,教师可多进行演示,提高幼儿操作积极性和技能。 3.引导幼儿在遇到不懂的问题时,能多向他人讨教,不止是成人,还有同伴,从他人身上学习自己不会的本领。通过集体谈话演示和个别引导,孩子们在选择区角玩具时懂得选择多样材料进行操作,对材料也更加熟悉,懂得如何操作。合作与互相帮助的现象也越来越多,孩子们玩得更加开心了。 |
个案观察记录
年级组: 大班
观察日期 | 2023.9.21 | 观察地点 | 大班活动室 | 活动内容 | 美工区:捏彩泥 |
观察对象 | 潘韵晗 | 年 龄 | 6岁 | 观察者 | 姚昕燕 |
观察记录:
今天的美工区提供了橡皮泥,让幼儿自由制作。潘韵晗拿了自己的橡皮泥坐了下来,简单的玩耍之后,她发现了自己盒子里的示范纸:制作西瓜。只见她边看着图示边开始照着样子开始制作,她先用白色、黑色、红色和绿色团成大小不一样的圆形,接着把绿色和白色搓成细条,然后用红色制作西瓜果实,可是尝试了好长时间也没办法拼成功。这是我适时进行指导,“是不是条条太长了呢?”很快,潘韵晗就找到问题的所在,然后制作出一个非常可爱的小西瓜。
| |||||
解释分析及引导策略:
潘韵晗是个个性安静的孩子,平时有事都不愿意说,特别是在活动中,喜欢一个人去完成任务。并且,身为大班幼儿已经具备遇到困难自己解决困难的能力了,所以作为老师不能够一味地插手,直截了当地帮起解决,但可以适时地给予语言上的提示,让她更有自信地去制作。 采取措施: 1、区域材料的充实。 2、老师的适时指导。 观察反思: 在自主性区角游戏中,教师要关注孩子,观察孩子,尊重孩子的自主探索,发挥孩子学习的主动性。当孩子遇到困难时,教师要走在孩子的前面,给予适时的指导。教师简单的言语提示去能引导孩子去大胆探索。 |
个案观察记录
年级组: 大班
观察日期 | 2023.10.9 | 观察地点 | 大班活动室 | 活动内容 | 建构区:搭建长城 |
观察对象 | 宋雯涵 | 年 龄 | 6岁 | 观察者 | 姚昕燕 |
观察记录: 有一次孩子们在玩搭建游戏时,我听他们你一言我一语的争论不休。我悄悄 地走近一听,原来他们是在争论,到底搭建什么,这时候我一想就用商量的口气, 和孩子们说:我也想和你们一起玩搭建游戏,你们愿意和我一起玩吗?孩子们异 口同声的说:“愿意”我马上投入到了孩子们的游戏中去,我和孩子们一起确定 了主题,就开始搭建起来,在玩得过程中,孩子把我我当成了互相合作的伙伴, 我也忘记了自己老师的身份,和他们玩的不亦乐乎。
| |||||
解释分析及引导策略: 大班的孩子在建构游戏活动中相互合作的意识非常强,他们懂得互相谦让, 即使发生小小的争论也能靠自己的方法进行解决。活动中教师要找适合的时间介 入,不要对孩子进行高控。要让孩子进行自由的搭建活动。 通过搭建游戏活动,不仅让孩子们认识、了解各种几何图形,还增强孩子们 互相合作的精神。促进了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感知觉、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满足了孩子们的各种需求。 效果分析: 从大班幼儿建构的水平来看:经过一段时间搭建活动的开展,孩子们已经基 本能够按自己的意愿进行搭建。而且能搭建出各种各样的物品,房子、城堡等, 作为教师可以在此基础上应该给孩子提供更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根据幼儿已有的 经验,鼓励幼儿再进行大胆创造用各种搭建材料,自由自主的进行搭建。 |
个案观察记录
年级组: 大班
观察日期 | 2023.10.20 | 观察地点 | 活动室 | 活动内容 | 班本课程:制作马路 |
观察对象 | 叶玺 | 年 龄 | 6岁 | 观察者 | 姚昕燕 |
观察记录:
今天活动区开始了以后,叶玺早早就排到了搭建区的队伍里,跟其他孩子一起进入了搭建区,开始认真搭建。今天进入搭建区的是七个孩子,在刚开始大部分孩子都喜欢自己进行搭建,范曦宁也是,我看到他在积木整理箱里翻来翻去的拿了一些长方形的木板基本长短大小都相同,开始在寝室的一端开始摆,这时候陈可歆也在搭建自己的摩天大厦,还有梅雅涵搭建自己的小房子,孩子们都很认真,不一会吸引我的便是叶玺小朋友摆的很长很长的一条路,在我看来就像一条高速公路,于是我便问他:“你搭建的是什么?真长!”她很认真的说:“老师这是我搭的马路。”我又问我说:“那那个高高的是什么?”他说:“那是门,车就在那下面过去往前面开。”我说:“看起来就像一条长长的高速公路,那像不像收费站的门口?”于是她大声说:“是的,老师,那就是像收费站一样的门。” | |||||
解释分析及引导策略: 叶玺小朋友是这学期到我们班来的幼儿,在班里算年龄偏小的幼儿,但是这个孩子适应能力还是很强的,很快就适应了幼儿园生活,除了在饮食上有些挑食需要老师督促以外,在和小朋友的交往以及和老师的沟通上都没有问题。 中班幼儿经过幼儿园一年的教育,无意注意已经进一步发展,注意范围扩大,比较稳定,对于感兴趣的事情可以保持长时间的注意,而且集中的程度也较高,因此在搭建长长的公路过程中一直很认真,并且反复拿积木,一直不停的把公路进行延长,知道都来积木顶到了墙的另一端,才开始拿小汽车进行游戏。并且在公路建设中还搭建了像收费站一样的门则体现了幼儿丰富的经验,想象力思维的发展。 |
个案观察记录
年级组: 大班
观察日期 | 2023.11.9 | 观察地点 | 活动室 | 活动内容 | 美工区:捏彩泥 |
观察对象 | 杨汝宸 | 年 龄 | 6岁 | 观察者 | 姚昕燕 |
观察记录:
秋天主题的美术活动时间到了,杨汝宸和伙伴们一起到美工区角取了材料准备完成一辆自制脚踏车。 用彩泥捏脚踏车孩子们已经上过集体活动了,基本步骤都已掌握了。杨汝宸按照老师讲解的步骤,取出黄色的彩泥捏自行车的主体部分,车把手、坐垫等。她的动作不快,有些慢,特别是车把手链接前轮部分,要有一定弧度的扭曲,没做多久,杨汝宸就停下了,开始寻求老师的帮助,“老师,这里我不会做,你能帮帮我吗?”还没等我说话,坐在旁边的周子妤就主动过去帮助杨汝宸,“我会的,我来帮你吧。”说着,就手把手的教杨汝宸捏。
| |||||
解释分析及引导策略: 杨汝宸是一位性格活泼开朗的小女孩,,好动、调皮是她最鲜明的性格特点。对于美工创作来说,实在是坐不住,也不知如何下手,所以才会有了上面的一幕。对于刚从中班升到大班的孩子来说,让他们凭空想象创作一个美工作品,还是有很大难度的,就算是练习过无数次,他们也不会很熟练的信手拈来,还是需要老师给予的及时帮助,或者是范画的示范作用。 1、美工创作过程中要给予幼儿充分的范画示范,让孩子有足够的内容支撑。 2、老师及时给予适当的帮助和鼓励。让孩子不要胆怯,乐意尝试,充分展开想象。 3、幼儿学习品质中创造力体现的多样性中,要求幼儿在别人的要求和鼓励下,愿意创造新的内容和方式,作为老师要及时地提醒,充分地给予支持。
|
个案观察记录
年级组: 大班
观察日期 | 2023.11.21 | 观察地点 | 户外操场 | 活动内容 | 晨间活动:骑小车 |
观察对象 | 马皓宇 | 年 龄 | 6岁 | 观察者 | 姚昕燕 |
观察记录: 晨间户外活动时间到了,孩子们都奔向大操场,选择自己喜欢的器械项目玩了起来。只有马皓宇一个人安静地坐在教室里。“马皓宇,大家都出去了,你也一起去玩吧!”“我不想去。”“操场上可好玩了,去和你的好朋友一起玩吧,外面的阳光晒得可舒服啦!”在我的盛情邀请下,马皓宇这才离开了位置来到操场上。 “我不敢玩”没关系,来跟着我,你也可以和其它小朋友一起玩,他们玩什么你就一起去,不要怕。“马皓宇,我们一起去骑小车吧”,旁边已有好几位小伙伴热情地邀请马皓宇了。 在同伴的相拥下,马皓宇找了一辆小自行车,一开始动作放不开,在其它小朋友的鼓励下,渐渐放开了,也愿意主动和小伙伴一起玩了。
| |||||
解释分析及引导策略:
马皓宇小朋友是本学期才转学来的新生,性格比较内向,很乖巧。但是对于户外的游戏,特别是晨间游戏,有些抗拒,老师了解情况后,知道了是不太敢玩,怕摔跤。在老师的鼓励下,同伴的热情帮助下,马皓宇很快就适应了,而且和同伴玩得很开心。孩子从一个环境到另一个陌生的环境,需要有一定时间的适应,外向的孩子很快适应,内向文静的孩子可能会需要更多的时间,老师要给予足够的耐心,和孩子多沟通多交流,让他放下心里的戒备,乐意融入到新的集体、新的环境中。同时,锻炼幼儿的自主性以及沟通能力,能按自己的意愿进行选择,能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样,孩子会在以后的幼儿园生活中更好地展现自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