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育科研>>课题研究>>过程性资料>>文章内容
课题研究活动情况登记表2023.5
发布时间:2023-12-01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周艳

课题研究活动情况登记表

时间

5.19

地点

活动室

参加对象

及应到人数

8

实到人数

8

主持人

周艳

活动

形式

案例分析,学习交流

研究的目的

(范围、方法)

专题研讨“针对区域班级联动中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教如何作出有效的评价

 

 

 

 

 

 

 

 

 

 

 

 

 

 

 

 

 

 

 

 

 

 

 

 

 

 

 

 

主持人:大家一起来看个案例:

教师围绕主题"交通工具"开展游戏,游戏结束后,教师组织幼儿进行交流和评价:
师:小朋友们,今天你们都玩了什么?
1:我在建筑区搭了停车场。师:你真棒!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他的作品,漂亮吗?(大部分孩子只是欣赏性地看了几眼,然后一起说漂亮,并没有发现作品的特别之处。
2:我在汽车厂里加工了汽车。
师:你真能干,不过我发现还有其他小朋友也加工了汽车,并且把加工好了的汽车已经送到了汽车店,下次你的速度要快一点哦。
师:你今天扮演的是谁?那马路上的情况怎么样?你是怎么处理的?
3:我扮演的警察叔叔,然后今天有人闯红灯,我给他开了罚单。
师:小朋友你们今天表现得都很好,每个小朋友都在自己喜欢的区里玩了,而且都完成了自己的任务,老师希望下次游戏的时候你们能玩得更好!

主持人:请大家围绕上面的案例,交流一下自己的看法。
姚昕燕:表面上看,这位教师在今天的评价活动中似乎体现了幼儿

的主体地位,让幼儿说出自己所扮演的角色跟做的事情,教师也加以了肯定。但也不难看出,教师的评价仍然停留在表面,没有围绕预设的目标,对幼儿的游戏过程进行有效的观察,也没有真正了解幼儿的想法,让幼儿进行新经验的分享,教师对幼儿更多的是笼统而盲目的鼓励。
胡秋芳:在幼儿分享环节中,由于教师对讲评活动的教育功能缺乏全面充分的了解,导致讲评的目的不明确,如在建筑区幼儿的创意停车场,孩子使用了架空的技能,教师在评价的过程中并没有进一步挖掘,让它成为全体幼儿共同的新经验。
    教师对于评价活动的观念比较传统,从"都玩了什么?""都很棒"中可以看出教师关注的是幼儿活动的结果而不是探索过程,忽视了幼儿活动中的想法、感受。在评价过程中教师虽强调幼儿主体地位,但忽视了教师的主导地位,整个评价过程教师的作用比较被动,对幼儿的交流未能体现出引领、归纳、和提升的作用,评价标准整齐划一,制约了幼儿的个性发展。
    主持人:有效的评价分享应该是有效的、动态的、互动的、策略的,应从功能上、理念上、教师的角色定位上、讲评的内容和策略等方面重新去认识、研究区域讲评活动,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个性的发展,使讲评活动发挥其最佳的教育效能。

那么如何更好地进行游戏分享评价呢?
正确理解评价标准,善于捕捉幼儿的发展信息在讲评过程中,不

能简单地用好与不好来评价幼儿的活动,而应关注幼儿在探索活动中的想法、感受,以及所获得的经验等。在此基础上,教师应以引导者、支持者和参与者的角色身份,有效引发积极的师幼互动和幼儿间的互动,充分调动幼儿的想象。在区域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善于捕捉有利于幼儿发展的信息,能根据幼儿的活动情况随机调控,使讲评环节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通过谈论,老师对评价的实际意义有了重新的认识。“最少的干预,最多的观察,最大的耐心,最有效的点拨”才能优化区域游戏的质量。

填表人  胡秋芳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常州市天宁区新世纪幼儿园    技术支持: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