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育科研>>课题研究>>过程性资料>>文章内容
个案观察记录姚昕燕
发布时间:2022-12-18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周艳

个案观察记录

年级组:  中班                            

观察日期

2022.9.20

观察地点

中班活动室

活动内容

美工区角:黏土制作五角星

观察对象

陈可歆

 

5岁

观察者

姚昕燕

观察记录

 

        

 

本周主题是“祖国妈妈过生日”,区域游戏时间,陈可歆和几位孩子们一起来到美工室,利用黏土尝试做向日葵。拿到老师分给的一块咖啡色黏土后,陈可歆把黏土放在手掌中间,开始用两只手来回搓,过了一会儿一个咖啡色圆球做好了,然后放在泥工板上压扁,同样的动作,陈可歆做出了两、三个咖啡色的扁圆,范老师看到后说:“陈可歆,这个太大了,你能不能试着做小一点,你做的一个扁圆可以分成两个小的扁圆,试试看。”陈可欣轻轻“嗯”了一声,等过了一会儿,范老师来看的时候,陈可歆把所有做好的咖啡色扁圆又全部揉在了一起,变成了一个大圆球。

 

解释分析及引导策略:

陈可歆小朋友是一位特别要强的孩子,而且各方面的能力都不错,也很好学。她乐意主动来到美工区,和同伴一起跟随老师制作迎接国庆的手工花环,在孩子身上很好地体现出了自主性,乐意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自己喜欢的游戏内容。而且,孩子的专注度和认知能力也是不错的,利用自己学会的搓圆、压扁,很快地就完成了好几个向日葵的花心造型,但是当范老师提出花心过于大了,需要修改一下,孩子在这里遇到了困难,停滞不前,甚至于没有明白老师的要求,理解错了。老师看到后,很快就及时给与了技术上的指导,告诉孩子可以利用黏土工具,把大的扁圆切开来,大的就变成小的了。老师在看到孩子喜欢进行艺术活动并乐意大胆表现,当遇到困难和挫折时,给与及时帮助和指导,对孩子的自信心、理解力、遇到困难后的忍耐力都是有很大的帮助的。

 

 

个案观察记录

年级组:  中班                            

观察日期

2022.9.26

观察地点

中班活动室

活动内容

科学区:各种各样的筷子

观察对象

李泽霖

 

5岁

观察者

姚昕燕

观察记录:

                   

 

科学区中,孩子们拿出自己准备好的筷子,观察自己的筷子,同时也互相看看同伴的筷子,了解到筷子有不同的材质、颜色、形状。李泽霖也拿出自己的筷子看着,老师请孩子们正确地使用筷子,右手手指夹住筷子,模仿夹菜的动作,李泽霖也跟着老师用右手摆弄起筷子。当老师给每组孩子提供一些不同的实物练习如何使用筷子时,一开始,李泽霖夹简单的实物还能完成,但换成球体的实物,增加了难度就开始畏难了,也有尝试几次,甚至两只手同时来帮忙,左手按住右手的筷子,似乎这样觉得就可以把目标物体夹住了,尝试几次后,看到同伴都顺利地夹起目标物体后,李泽霖就放弃了,筷子都不拿了,当老师一再提醒孩子们不要轻易放弃,多多练习时,李泽霖直接用手抓起了目标物体。

解释分析及引导策略:

李泽霖在班里是年龄最小的孩子,看着个子又高又大,其实各方面的能力和班里同龄的孩子比还是有一些差距的。但孩子个性天生乐观,而且非常善良,这种性格就能很好的弥补他在游戏中能力方面显现出来的不足,不至于让他会因为不会某个动作或者完不成某个环节而显得不安或者沮丧甚至哭闹。所以在几次尝试不成功后,孩子就选择了最直接的方法,用手去拿。老师在第一时间看到后,没有直接批评他,而是再次耐心地帮助他,怎样才是正确地握筷子的手势,在老师的鼓励下,通过几次尝试,终于能顺利地夹起又圆又滑的圆形实物了,孩子也显得很开心。能正视自己的不足,但不沮丧灰心,勇敢面对,同时乐意获得老师的帮助来努力使自己得到进步,这种好的学习品质还是值得其他孩子去学习的,没有天生的弱者,我努力了,一样能够体验到游戏的快乐。

 

 

个案观察记录

年级组:  中班                            

观察日期

2022.10.19

观察地点

中班活动室

活动内容

美术区:树叶画

观察对象

张展翔

 

5岁

观察者

姚昕燕

观察记录:

             

 

区域活动时间到了,张展翔和伙伴们一起到美术室取了上次收集的树叶准备开始画画。他和同伴一起,先用餐巾纸把树叶擦拭干净,拿起马克笔准备开始画画。他先看了一会儿对面的江思妍,又看了一会儿旁边的周语潼,迟迟未下笔。老师走过去提醒他:“张展翔,胆子大一点,画得不好没关系。”“好的,老师。”可他还是不动,笔抓在手里无从下手。于是,我在黑板上拿出孩子们上次学过的线条练习范画,让张展翔看着,回忆一下,并挑选自己喜欢的线条款式,画在树叶上。这一次,张展翔很快就选好了一幅自己喜欢的线条范画,拿起笔认真画起来了。

 

解释分析及引导策略:

  张展翔是一位性格活泼开朗的小男孩,好动、调皮是他最鲜明的性格特点。对于画画来说,他实在是坐不住,也不知如何下手,所以才会有了上面的一幕。对于刚从小班升到中班的孩子来说,让他们凭空想象画出一幅画来,还是有很大难度的,就算是练习过无数次的简单线条,他们也不会很熟练的信手拈来,还是需要老师给予的及时帮助,或者是范画的示范作用。

1、绘画过程中要给予幼儿充分的范画示范,让孩子有足够的内容支撑。

2、老师及时给予适当的帮助和鼓励。让孩子不要胆怯,乐意尝试,充分展开想象。

3、幼儿学习品质中创造力体现的多样性中,要求幼儿在别人的要求和鼓励下,愿意创造新的内容和方式,作为老师要及时地提醒,充分地给予支持。

 

 

 

 

 

 

 

 

个案观察记录

年级组:  中班                            

观察日期

2022.11.3

观察地点

操场小山坡

活动内容

创游区

观察对象

梅雅涵

 

5岁

观察者

姚昕燕

观察记录:

             

游戏时间到了,小梅和几位好朋友一起来到小山坡玩起了办家家的游戏。

孩子们围在用轮胎搭建的“炉灶”旁,用手里的锅铲忙着不停地锅里翻炒。小梅在一旁看着也搭不上话,过了一会儿,小梅主动问糖果:“糖果,可以给我玩一下吗?”糖果手里拿着锅铲正炒得起劲,“现在是我在炒菜,要等一会儿,等一会就炒好了。”“好的。”小梅又耐心的等了一会,“给你吧,现在换你来炒菜吧。”说着,糖果就把锅铲递给了小梅,“谢谢!”小梅开心地拿过锅铲,有模有样地在锅里翻炒着。

 

解释分析及引导策略:

   小山坡上的办家家游戏是孩子们的“心头好”。很多孩子都非常喜欢玩,虽然老师搭建了三个“炉灶”,但还是抵不过孩子们的热情,“炉灶”前经常是围满了小朋友。梅雅涵是一位很有自己主见的孩子,当看到有同伴在玩的时候,小梅没有争抢,而是主动征询同伴的意见,并且能够遵守同伴的意见,耐心等待。幼儿学习品质中,问题解决能力和合作能力能很好地反映出孩子们在游戏时的交流状态。可以看出,小梅在问题解决能力方面很出色,有沟通的意愿,能正确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合作能力方面,有协商的经验乐意发表自己的想法。老师在平时的游戏活动中,可以更多的给孩子提供更多的这样机会,让孩子有更多的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乐意表达自己的想法。

 

 

 

 

 

个案观察记录

年级组:  中班                            

观察日期

2022.11.16

观察地点

中班活动室

活动内容

区域游戏:涂鸦墙

观察对象

郭昊然

 

5岁

观察者

姚昕燕

观察记录:

             

    区域活动时间,郭浩然和几位小朋友一起来到活动室门口的涂鸦墙,手里握着笔,左看右看,旁边的几位孩子都已经挑选好自己喜欢的颜色开始大胆地在墙面上涂鸦了,可是,郭昊然迟迟没有动笔。“郭昊然,想到画什么了吗?”郭昊然摇摇头,“那你可以想想昨天老师教你的线条画,你喜欢哪一种就大胆地往墙上画吧。”郭昊然听了我的话,又朝旁边沈子航看了看,于是拿起手里的笔开始画起来。

    “郭昊然,你画的是哪一种线条呀?”郭昊然抬头看了看我什么也没说,“姚老师,郭昊然他是照着我的样子画的,他也是画格子线条。”“哦哦,画得挺好的,”我摸了摸孩子的头,表示肯定,“还可以画得更好,线条要从左往右,从上往下,画得均匀些好吗?”“嗯,嗯”郭昊然看了看沈子航的画轻轻点了点头。

解释分析及引导策略:

郭昊然小朋友是本学期才转来的新生,自理能力还不错,但性格稍微显得有些内向,特别是和老师之间的交流,和同伴一起还是挺开心的。通过在涂鸦墙的游戏观察,孩子对间隔的把握还是比较弱,这也是导致他迟迟不敢落笔的主要原因。想象力稍显薄弱,缺少线描画点、线、面的结合。结合这两点,有以下一些措施:

1、多花时间给他欣赏一些线描范例,教他认识一些简单的线条和图案。

2、在调动幼儿学画积极性的同时,加强幼儿美术技能的锻炼。可以利用晨间区域活动,鼓励孩子多多练习。提供各种范画,引导幼儿发现教师在装饰时使用的点、线、面的丰富性,鼓励孩子在自己绘画时能够结合运用。

3、提供各种轮廓图或者半成品的线描图,鼓励孩子大胆创作。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常州市天宁区新世纪幼儿园    技术支持: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