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案观察记录
年级组: 小班
观察日期 | 2022.11 | 观察地点 | 创游室 | 活动内容 | 理发店 |
观察对象 | 周子馨 | 年 龄 | 4 | 观察者 | 章莉华 |
观察记录:
今天的跨班的区域活动是理发店,馨馨扮演理发师,一开始有两个小朋友进去理发,馨馨很开心,给他们先洗头再理发,可是当两个客人走了之后,馨馨就开始摆弄里面的材料,过了一会儿后她就有些不开心地说:老师,我不想做理发师。 我询问为什么不想做啊?馨馨说:都没有人来剪头发。于是我把柜子里很漂亮的发夹假发等拿出来,故意大声地说:快看,这些是理发店里新买的夹子,漂亮吗?待会儿有客人来了,馨馨可以用这个打扮客人呢?馨馨一下子显得很兴奋,摆弄着这些材料,果真一会儿后就有好几个妹妹来了,一下子热闹起来了。有的说我喜欢这个有的说我喜欢那个,馨馨忙的不亦乐乎说:我来帮你们夹,我是理发师。看着来的客人都打扮的很漂亮,馨馨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在交流分享的时候,馨馨很骄傲地说:这些都是我给她们夹的呢。
|
解释分析及引导策略: 分析: 首先,解读幼儿行为的表现,馨馨能够在交流中把生活中的经验运用到区域活动中,促进自身新经验的发展。 1.“美容美发店”区域活动开展中,馨馨一开始使用的是守株待兔的形式吸引客人进行营业,但由于理发店一成不变的形式没有特色,导致顾客越来越少,直到没有一个客人。 2.生活即教育的中心、生活经验是游戏的支柱。理发店里并没有制定具体的规则,作为工作人员的馨馨的经验仅仅只限于平时跟父母去理发所看的,从中获得的一些经验,因此在活动时由于方式的缺乏,出现的无人前来,而馨馨没办法以自身经验来进行处理解决。
引导: 《指南》中提出:教师是一个观察者和引导者,在幼儿游戏中找个适当的机会适时地介入指导十分重要。案例中我在馨馨向我表达不愿意继续当理发师时,我以“大声的告诉小朋友理发店里有漂亮的饰品,起到了宣传的作用”,让馨馨愿意再次融入到游戏之中,耐心地引导馨馨,使馨馨能愿意再次等待,并且能更好的解决出现的问题。尽管活动倡导自主,但当幼儿经验出现瓶颈无法解决时,教师作为参与者介入会使游戏更加有趣,更加好玩,更加有序。这样,也能更好地促进幼儿参加到活动当中,当幼儿在游戏中产生意见分歧时,教师也能及时发现解决,正面引导幼儿尝试解决问题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