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案观察记录
年级组:小班
观察日期 | 2022.12 | 观察地点 | 科探区 | 活动内容 | 好玩的水 |
观察对象 | 孟凡轩 | 年 龄 | 4 | 观察者 | 章莉华 |
观察记录: 因为第一次出现玩水区,孩子们兴奋不已,都想去玩水区,怎么办呢?我想了个办法,准备了小纸头,画了几滴水,其它都是空白,摸到有水滴的小朋友开心的不得了,“老师,我纸头上有水滴的,可以去玩了吗?”轩轩高兴地说:“老师我也摸到了。”几个孩子来到了门外的玩水区,迫不及待地玩了起来。 第一次操作后,我问孩子:“刚才你们在玩水的时候有没有发现什么?”孩子们都静下来了,乐乐说:“我把塑料积木放进水里玩。”“那你发现了什么?”这时轩轩说:“老师,我发现了,泡沫在水的上面,勺子到水的下面去了。”“轩轩观察得真仔细,老师教你们两个好听的字,在水的上面我们说 ‘浮’,在水的下面我们说‘沉’。”“我知道了,泡沫浮在水的上面,勺子沉在水的下面。”“现在你们知道了沉和浮,接下来我们再去玩一玩,看看哪些东西放在水里是沉的,哪些东西放在水里是浮的。”“好!”孩子们响亮地回答着,进入了第二次操作。孩子们用老师提供的材料一一进行了试验,这一次几个孩子都对沉与浮有了一点概念,玩起来比较有序了。这时轩轩又有了新的想法:“老师,纸头是不是浮起来的?”“你说呢,试试不就知道了。”于是轩轩拿起一张纸放到了水里,纸稳稳地浮在了水上没有沉下去,“哦,我猜对了!”可是,过了一会儿,纸慢慢沉下去了,这是怎么回事呀?孩子们不约而同地叫了起来。于是我又拿了一张纸放到水里,让幼儿观察它的变化:纸先浮在水面上,慢慢地变湿了,慢慢地沉下去了。原来纸会吸水的,当它吸足了水后,身体变得好重,就沉到水下了。活动结束了,孩子们意犹未尽,“还有哪些东西也和纸头一样,先浮在水上,再慢慢地沉下去呢?”轩轩又有了新的思考,于是我让他们回去和爸爸妈妈再玩一玩,去发现更多的秘密。 | |||||
解释分析及引导策略: 分析: 1.第一次的操作活动孩子们纯粹是瞎玩,没有动脑筋,但是轩轩小朋友能将自己在操作中的发现说出来,说明他观察得很仔细。 2.第二次的操作活动,孩子们都有了如何玩的方向,而轩轩小朋友又想到了先猜猜这东西是浮还是沉,再来验证,当发现纸吸了水后沉了下去,轩轩又有了新的思考:“还有哪些东西也和纸头一样,先浮在水上,再慢慢地沉下去?”说明轩轩是一个善于思考的孩子,从他今天在活动中的表现看是很出色的。 引导: 1.适时鼓励与表扬。孩子们对玩水游戏很感兴趣,但由于是第一次开设这样的区域,孩子们都想玩,对于轩轩小朋友想出的办法和在活动中的表现应给予鼓励与表扬。 2.操作前要提出规则。第一次的操作活动前老师没有提出要求,让孩子们自己去玩,使大部分孩子在玩的过程中没有发现什么,因而操作前对孩子提一些简单的要求是很重要的。 3.提供的材料要丰富。两次操作活动,孩子们已初步知道了哪些东西放在水里是沉的,哪些东西放在水里是浮的。其实在第二次操作活动中,幼儿已不满足于老师提供的这些材料了,可以再多提供一些,也可以请小朋友到教室里找找,哪些材料也可以拿来做沉与浮的实验的。 4.尝试简单的记录。可以设计一张简单的记录表,准备一些成功与不成功的小图片,让孩子们用贴图片的形式进行记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