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基础性资料>>文章内容
《指向学习品质提升的区域班级联动研究》课题开题论证书
发布时间:2022-06-07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周艳

天宁区教科研课题

 

开题论证书

 

 

 

 

 

 

 

 

 

 

 

 

 

 

课题名称  指向学习品质提升的区域班级联动研究

     

课题负责人            周艳               

 

所在单位      常州市天宁区新世纪幼儿园   

 

开题时间      2022317             

       

 

 

 

 

天宁区教师发展中心制


一、开题活动简况(开题时间、地点、评议专家、参与人员等)

317日上午830分,线上参加区课题开题活动,此次活动评议专家由于纯、刘艳、顾智敏三位组成,参与课题开题的人员为该课题组的核心成员,具体名单为:周艳、姚昕燕、胡秋芳。



 

二、开题报告要点(一)核心概念界定(二)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与研究的价值(三)研究目标(四)研究内容(五)研究方法(六)预期成果(七)课题组内分工(请分5部分逐项填写,详述研究内容,限2500字内,可附页)

 

(一)核心概念界定

      学习品质:主要指学习态度、行为习惯、方法等与学习密切相关的基本素质,是在幼儿期开始出现与发展,并对幼儿现在与将来的学习都具有重要影响的基本素质。

本课题中的学习品质是指:在区域班级联动中,幼儿的学习态度(对区域环境的好奇心、对区域材料的探究兴趣、主动性、对困难的态度等)、学习行为习惯(如学习中的坚持性、注意力、计划性、合作性)以及学习方法(如能用观察、小实验等方法来了解事物,能利用已有条件来解决问题,利用自己和他人的经验进行学习等)。

区域班级联动:是指在区域活动的时候打破班级界限,让幼儿由班内走向班外,同年龄段的幼儿可以在一起自主活动,实现场域、材料、资源的共享互动,让游戏的形式更为灵活,幼儿的发展更加灵动。

(二)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与研究的价值

1.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

(1)关于学习品质的研究

重视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是世界幼教的潮流。美国于1991年在国家教育目标委员会提交的有关“入学准备”的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了学习品质的培养。在很多国家的儿童学习目标中都有关于学习品质内容的明确表述。如在美国华盛顿州提出了培养“好奇心与兴趣、坚持性与注意力、创造力与发明、反思与解释。”约旦希望4-6随岁儿童:“在各种不同的情况下表现出积极的态度,”“在游戏、活动或者任务中表现出热情、好奇心、兴趣、创造性”,“参与活动或者任务并能够坚持完成”。

以“幼儿学习品质”为主题在中国知网和中国硕博学术论文等进行文献检索一共得到文献有435篇,其中知网111篇,硕博论文187篇,其他137篇,2016年随着终身教育理念的不断兴起,社会各界学者越来越关注幼儿教育,而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是幼儿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2016年以来,我国学者关于“学习品质”的课题研究数量明显增加,从文献检索可知,2016年至今共有文献200多篇,其中核心期刊就有22篇。例如,张佳妮在《以科学区为例,谈谈自主性游戏对于幼儿良好行为品质的培养》中基于教师在区域活动中对幼儿游戏行为的观察基础之上,培养幼儿善于合作交往、敢于探索、认真专注等学习品质。汤秀丽在《幼儿园角色游戏中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下载:1934,被引:5)通过对实际角色游戏的观察,探索幼儿学习品质在角色游戏中的具体表现,发现学习品质与幼儿的性别有着一定的关系。

“学习品质”的研究伊然成为新时代教育研究的热点,而学前阶段是培养学习品质的关键期,通过文献搜索,发现对于学习品质的研究聚焦于单个区域、单个游戏或一日生活环节中,倾向于现状的研究、策略的培养以及实践的思考。 

(2)关于区域班级联动的研究

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我们发现大部分研究者将研究主题聚焦于区域活动的组织与指导上,如如林霞指出区域活动指导策略的三个层次,即语言层次、物化层次和互动层次;,江苏省吴江市机关幼儿园通过区域活动“目标多元化”、“材料多样化”、“指导有效化”,切实促进了幼儿的多元自主发展。随着研究的深入,在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影响下,部分研究者开始将目光转向如何更好地共享区域活动资源上,并且进行了班级区域的尝试。

综上所述,国内外对于“学习品质”和“区域班级联动”的单个研究还是比较多、比较深入的,有观点有策略,有收获有问题,也让众多的学者加强关注和积极研究。通过知网、百度等多渠道的检索,发现“学习品质”和“区域班级联动”两者有机结合的研究几乎没有,也没有系统性的研究。

本园前期基于园本实际尝试探索区域班级联动,实现问题突破(小园所、空间挤、教师少),但在幼儿发展目标上清晰度不够,评价针对性不强,为此本园积极贯彻指南精神:注重幼儿的学习品质,为幼儿后续的良好发展奠定一定的基础,将进行“指向学习品质提升的区域班级联动研究”的课题研究,丰富区域活动的开展形式,实现幼儿自主发展内在需求,同时也提升教师对区域班级联动的指导能力。

2.本课题的研究价值

(1)区域联动实现环创最大化。区域班级联动研究,能扩大游戏空间,整合材料投放,体现场域、材料的互动,也能促进人际关系的交往,加强幼儿与幼儿,幼儿与教师,教师与教师间的互动,更能实现家长资源的互动。

(2)幼儿发展目标指向明朗化。在丰富了本园区域活动的开展形式基础上,充分发挥区域班级联动的教育价值。在区域班级联动的过程中,面对更多的同伴、材料、人际交往,对幼儿来说是一种挑战,由此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专注力、持久性、解决问题、协商合作的能力需比常规的区域活动来得更难。

(三)研究目标

1.借助区域班级联动的有效载体,积极引发幼儿主动参与,培养幼儿兴趣持久、交往合作、坚持专注、想象创造、共享发展的良好品质。

2.教师立足于实践探索、反思调整、再实践探索、渐优渐创的有序推进方式,形成区域班级联动的操作路径及教师指导策略,提升专业素养。

3.丰富和创新幼儿园游戏活动形式,实现班级区域游戏环境创设价值的最大化,从而也全面提升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质量与水平。

 



(四)研究内容

1.聚焦学习品质和区域班级联动开展文献研究。

2.区域班级联动的游戏环境创设研究

3.指向学习品质提升的区域班级联动路径研究

对区域班级联动的前期准备、游戏设计、游戏组织(计划、过程、分享)、联动管理、介入指导、后续推进等方面进行研究,形成适合本园、本年级、本班幼儿的适切路径。

4.指向区域班级联动中幼儿的学习品质提升研究

5. 运用评价结果优化区域班级联动的研究

(五)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查阅相关资料,一方面用来更新教育观念、指导课题研究工作,另一方面为提炼新的认识寻找理论支撑和获得经验借鉴,确保课题研究的科学性和适宜性。

2.行动研究法:按研究方向进行实践探索,发现问题并对其进行深入研析,制定相应措施,积极调整优化,在行动中思考、调整中优化。

3.案例分析法:聚焦班级的某个幼儿,通过观察、描述、分析,评价幼儿在游戏中表现与能力发展,积累多个典型的案例。

4.经验总结法:收集、整理、提炼与课题内容相关的材料,积累研究资料,归纳在区域班级联动中促进幼儿学习品质发展的做法,从实践上升到理论高度,推广研究成果。

(六)预期成果

1.完成“指向学习品质提升的区域班级联动研究”报告(研究报告)。

2.大中小班班级区域活动方案与实录(案例集)。

3.大中小班区域联动评价表(文本材料)。

4.形成经验论文汇编(论文集)。

5.课题相关论文获奖或发表(证书、刊物)。

(七)课题组内分工

周艳:幼儿园高级教师,全面管理课题与课题实施的调控,课题研究思路规划与执行,撰写中期报告和结题报告。

章莉华:幼儿园一级教师,负责课题网页的管理和课题计划制定。

胡秋芳:幼儿园一级教师,组织课题成员进行理论学习,负责环境创设及日常管理。

姚昕燕:幼儿园二级教师,担任课题的实施与研究,负责环境创设、文本资料积累。

程    璐:幼儿园二级教师,担任课题的实施与研究,大型活动策划和信息报道。

吴    萍:幼儿园三级教师,担任课题的实施与研究,协助做好资料收集。

范文姣:幼儿园三级教师,担任课题的实施与研究,负责活动的拍摄制作。

钱    洲:幼儿园二级教师,协助做好课题研究、负责活动的环境创设。


三、专家评议要点(侧重于对课题组汇报要点逐项进行可行性评估,并提出建议,限800字)

  

论证组通过听取天宁区新世纪幼儿园“指向学习品质的班级区域联动研究”课题组汇报、与课题组交流,一致认为该课题的研究主题是具有创新意义的。本课题研究基于园所实际,实现问题突破,小园所、空间挤、教师少,研究的内容是解决一线教师实际问题,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为了课题组能更好开展后续的研究,提出如下几方面的建议:

1.关于课题的名称。学习品质每个幼儿或多或少都会存在,建议改为学习品质提升更为贴切、更有指向性;另外班级区域联动,主体是班级,本课题中研究的主体是区域,因此改为区域班级联动更确切。

2.关于研究的内容。少了文献研究,建议聚焦学习品质和区域班级联动开展文献。原第三条研究内容文字表述逻辑颠倒,建议调整为:指向区域班级联动中幼儿的学习品质提升研究。原第四条研究内容对评价结果的应用研究表述过于宽泛、笼统,建议要围绕课题目标,将评价结果应用到优化区域班级联动的研究,如优化环境、活动组织等等。

3.关于概念界定。建议对本课题中学习品质的概念界定还要再具体些,可以参考《3-6岁儿童的学习与发展指南》。

 

 

 

 

 

 

 

 

               评议专家组签名:     

 

 

                                                                  

 

 

 

四、重要变更(侧重说明对照课题申报书、根据评议专家意见所作的研究计划的调整,限1000字,可加页)根据开题论证活动的专家意见,本课题作如下变更:

1.课题名称变更为:指向学习品质提升的区域班级联动研究

2.研究内容变更为:

(1) 学习品质和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文献研究

(2) 区域班级联动的游戏环境创设研究

(3) 指向学习品质提升的区域班级联动路径研究

(4) 指向区域班级联动中幼儿学习品质提升的策略研究

(5) 运用评价结果优化区域班级联动的研究

3.本课题中学习品质的概念界定变更为:在区域班级联动中,幼儿的学习态度(对区域环境的好奇心、对区域材料的探究兴趣、主动性、对困难的态度等)、学习行为习惯(如学习中的坚持性、注意力、计划性、合作性)以及学习方法(如能用观察、小实验等方法来了解事物,能利用已有条件来解决问题,利用自己和他人的经验进行学习等)。

 

 

 

 

                            

                              课题主持人签名:

 

         

 

五、天宁区教师发展中心意见

 

 

 

 

 

 

 

盖章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常州市天宁区新世纪幼儿园    技术支持: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