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班区域活动反思
幼儿园要开展跨班区域活动,我为此做足了准备。活动程序在脑子里过了一遍又一遍,生怕遗漏哪个环节。因为幼儿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所以我在材料准备上更是花足了心思。特别是在自主游戏环节,为了避免出现争抢游戏材料的情况,我在每个游戏区角投放了足够种类、数量的玩具和材料。为了避免幼儿拥挤,我把活动室中所有空间都利用起来了,小书屋、计算区、建构区、体育区、手工纺等区角让整个活动室都生动起来,充分的准备给了我顺利开展区域活动的信心。
活动开始了,孩子们看着琳琅满目的玩具和材料,兴趣都十分浓厚,劲头十足,我乐在心里。于是,我放手让幼儿自己去选择区角进行游戏。可接下来的情形出乎我的意料。众多的区角,让孩子分散开来了,每个区角里最多只有三五个孩子。看到那么多玩具和材料,孩子们便拿起玩具自顾自玩了起来,根本顾不上和同伴交流,更别说区角之间的互动了。很多孩子不停地调换着玩具、材料,拿起一个玩具摆弄两下,再换其他的来玩,始终静不下心来。看到这种情况,我急忙来到建构区,提醒幼儿,原本以为孩子们会把注意力转回到游戏角色中来,谁知孩子们你推我我推你的,谁也不让着谁,继续抢着玩具。我看到一些幼儿把区角里的玩具都摆弄了一遍后,开始把目光投向其他区角的新材料上,而语言区、小书屋等几个新材料较少的区角渐渐遭到了冷落,几个新材料较多的区角聚集了很多幼儿,于是,材料出现了短缺,我一直想避免的争抢场面还是出现了。 活动虽然结束了,却给我带来了很多思考。在活动前做足了准备,提供了丰富的游戏材料,是否一定能让幼儿有规则地开展游戏呢?从上述案例来看,答案是不一定。于是活动后我想了一个好办法,要想幼儿不“扎堆”地游戏,我给每位幼儿都做了一个“进区卡”,又在每个区域粘上了挂钩,幼儿要想进入区域游戏必须拿上“进区卡”才能进入自己想玩的区域,一当本区域的挂钩挂满了进区卡,你只能去别的区域活动了,这样幼儿不仅能在自己喜欢的区域活动,也不影响别的幼儿了。
教师:吴萍
跨班区域活动反思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3—6岁的幼儿无论在生理还是心理方面都处于发展较快的时期,这一时期好动、好奇、好问的特点尤其突出,他们对任何事物都想看一看、摸一摸、学一学,通过亲身尝试获得直接经验。在正规的教育教学活动中,由于受集体活动形式、时间、内容、方法、教具等多方因素的制约,幼儿多种好奇心得不到满足,学习兴趣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压抑,而区角活动恰巧符合幼儿的特点。
在跨班美工区中,今天我们要求孩子利用不同材料制作小猪,成成选来选去拿了一个土豆作为小猪胖胖的身体,可身上什么也没有,怎么办呢?我就鼓励他自己想办法解决。于是,他选了一张黄色的彩纸来做小猪的鼻子等各部位的器官,并贴了两只大耳朵、一个大鼻子、又画了两只小眼睛,接着开始做小猪的四只脚了,可是不知道为什么,他做着做着就停下来了,想了一会,还是不行,他走到我跟前对我说:“老师,我的小猪为什么腿都瘸了呀?”我看了一下他们桌子上都有几个小的土豆、山芋,就对成成说:“你去找一找,哪些东西比较小点,能够做小猪的腿的?”他开始找了一会没找到,于是东翻翻、西翻翻,突然发现了一小土豆,正好可以做小猪的腿,困难解决了,他又开始做了,不一会,成成开心地对我说:“老师,你看这是我做的小猪。”我及时表扬:“你真棒!”我觉得在我们各个主题活动的开展中,不断地在区角活动中增添与主题活动相关的材料,让孩子随着主题活动的开展而有东西可操作,有东西可玩,让孩子自由选择操作,发挥孩子的自由想象。在孩子遇到问题时,我鼓励孩子自己想办法解决,发展孩子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孩子再一次遇到问题时,我又适当进行引导,还是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聪明的孩子一点就通,想到了好办法。孩子在制作后体验到了制作的愉快与成功的喜悦。教师及时对孩子进行表扬,更是让孩子无比的激动与兴奋。
教师:吴萍
跨班区域活动随笔
———跨班同玩,共享资源
活泼开朗的性格和乐于交往都是健康心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通过中班跨班区域活动,培养了孩子活泼开朗的性格和乐意交往合作的健康心理,活动前我们给幼儿提出一个要求:自己去找一个其他班级的幼儿一起活动。并引导相互认识,介绍自己的名字、班级,然后一起商量玩什么,怎么玩等。对于胆小、内向的孩子或不太会合作的幼儿我们就进行个别指导。如:“你想跟他商量玩什么?”“你跟他说,我和你一起玩,好吗?”在老师积极的鼓励和适宜的引导下,幼儿能主动去找新朋友了。老师们还利可以活动后的小结时间让幼儿介绍:我今天认识了哪个新朋友,我们怎么玩,玩得怎么样,并给与表扬或奖励。通过活动幼儿交往的积极性不断被激发。
发现问题需及时处理:有意识地引导合作意识、能力强的幼儿与合作意识、能力弱的幼儿一起游戏。在老师的引导下,一些能力强的幼儿会主动地去找那些不愿和同伴交往的孩子。在他们的带动下,慢慢的他们也愿意和大家一起玩了。这些能力弱的幼儿体验到了合作的乐趣后,也会主动地去找这些曾经给他带来快乐的伙伴。在这种良性循环中,幼儿变得越来越活泼开朗,也越来越愿意和同伴合作交往了。因为他们真正体验到了合作交往的乐趣。
开展跨班区域活动,幼儿需要离开自己班级的老师,独立自主地选择游戏活动的内容、伙伴进行游戏。跨班区域活动如何开展,就成了老师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1、帮助幼儿熟悉各区的位置和玩法跨班区域活动,幼儿必须先熟悉各区的位置和材料,可采取分批、分阶段混班的方法:两班、两班互换活动。两班幼儿各留一半在本班,一半到另一班,每班都交换一轮。这样交换幼儿能逐一、有序地熟悉了解各区的位置和材料。幼儿留一半在本班能形成班级幼儿之间的互动,互相介绍游戏玩法。
2、根据活动区投放相应材料材料是开展区域活动的物质基础,幼儿就是在不断的主动的操作材料的过程中获取信息积累经验从而获得发展。
吴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