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育科研>>课题研究>>过程性资料>>文章内容
个案观察记录2篇肖萍
发布时间:2021-01-20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周艳

个案观察

班级:大一                                  观察者:肖萍        

观察日期

2020.3.7

观察地点

教室

活动内容

跨班区域

观察对象

郭梓濠

性   别

年    龄

6

观  察  记  录

解释与分析

跨班区域的阅读区图书很多,小朋友非常喜欢。在阅读区的时候,张玮烨向我反应郭梓濠拿了他的书,走到郭梓濠那里,看到他正在津津有味地看着那本书《爸爸去哪里了》,我对郭梓濠说:“郭梓濠,你有没有抢张玮烨的书啊?”郭梓濠带着委屈的声音回答我:“老师,我没有抢他的书,这书是我先看到的,我搬来凳子时,张玮烨就把我书拿走了。”我说:“老师明白是怎么回事了,书是你先看见的,你去搬小凳子时,张玮烨正好也选了这本书,所以你就从张玮烨的手里抢书了,对吗? 他一开始不承认,我再问他,他可怜兮兮的看着我,点了点头,经过老师的调解,郭梓濠向张玮烨说了:“对不起!”两个小朋友都发现自己的做法都有不对的地方,相互道歉。他坐在位置上一直频繁换书,还把其中一页撕了下来。

《指南》社会领域的相关部分特别提出要结合具体情境,引导幼儿换位思考,学习理解别人。在抢书的环境中,体现郭梓濠小朋友的自控能力很弱。在《指南》中,幼儿对社会规则的遵从有一个从他律向自律发展的过程,从小培养幼儿的自律更为重要。阅读过程中把自己喜欢的一页撕下来,缺少爱护书籍的意识。

引导策略:

1、与郭梓濠谈话,用假设的方式来让他理解不可以抢别人的东西,只有在别人同意的情况下才可以拿。与郭梓濠家长沟通,在家里时候不要过分溺爱孩子,养成孩子这种坏习惯。在班级里加强教育,让幼儿懂得相互谦让,一起分享。

2、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幼儿学会一页一页翻书。进行阅读大分享的活动,引导幼儿将自己阅读时发现的有趣故事讲述出来。

3、在家中,每天让孩子静坐阅读绘本故事,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幼儿点滴的进步进行表扬。

 

个案观察

班级:大一                                  观察者:肖萍        

观察日期

2020.5.16

观察地点

教室

活动内容

跨班区域

观察对象

黄语欣

性   别

年    龄

6

观  察  记  录

解释与分析

在跨版区域的益智区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区域。 “老师,我不会打结。”欣欣一脸的愁容向我请教。“欣欣你已经把毛线的一头串了过去,非常棒,那还有另一头,你觉得应该怎么串呢?”“恩,用毛线的另一头串。”“恩,欣欣很棒。”欣欣听了我的鼓励话,就接着做游戏,旁边的谢斯涵就问:“老师,你看我打的结对吗?”“你看上面的结打在了反面,而你的结打在了正面,你觉得对吗?”“不对,我不会改。”她一面看着手头的毛线发呆,一面说。“先把毛线拆了,然后再看看前面的结是怎么打的,学习下,模仿下,再来试试,好吗?”她点了点头。

纲要中指出:“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其他活动。”在活动中,很多幼儿由于精细动作发展的还不是很好,所以在制作手工艺品的时候常常会遇到困难,特别是打结,串毛线等,都是细小的动作,靠的是小肌肉群。

引导策略:

1、让孩子要学习一些制作的小技能,而且也要鼓励孩子大胆的去尝试制作。通过自己的尝试,即使不成功,或者不完美,都没有关系,只要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完成制作,那便是最好的。

2、在幼儿制作的过程中,可以提供一块指示牌子,让幼儿按照牌子上的指示来进行活动,减少语言提示。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常州市天宁区新世纪幼儿园    技术支持: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