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案观察记录
班级:小二 观察者: 程璐
观察日期 | 2020.10.20 | 观察地点 | 教室 | 活动内容 | 跨班区域 游戏 |
观察对象 | 王雅诺 | 性 别 | 女 | 年 龄 | 4岁 |
观 察 记 录 | 解释与分析 | ||||
王雅诺在美工区域活动中,她选择制作服装的材料。先在塑料袋上描好图样,开始将样板剪下,由于塑料袋是软的,而她又不能很好地控制好剪刀的方向和力度,因此,她不断地努力,也不能按她原先画的痕迹剪下,一会儿剪弯了,一会儿又剪成一个小洞,剪出来的形状已看不出是一样衣服的外形。她看了看自己的作品,丢在一边,不剪了。在框中不断地寻找,找出两片小朋友在上次活动见行动图样,将这两个图样合在一起,准备进行粘贴。我问她:“干嘛不自己剪下喜欢的样式?”她说:“太难剪了,我不会剪”。
| 幼儿喜欢有一定挑战性的材料,由于操作动作具有一定难度,幼儿不能一下子能熟练掌握其动作要领,因此会碰到困难,而这时她们常常会自行地降低难度,或跳过这个难度,不再尝试,而寻找一些相对于自己来说较容易操作的材料继续操作。如在这个案例中,琪琪不大会使用剪刀剪塑料袋样,她就跳过剪塑料袋样的环节,而直接寻找别人剪好的塑料袋样进行操作。
| ||||
引导策略: 幼儿的这个行为,我们可以看出这也是她解决问题的一个方式,但我们认为如果幼儿能力许可,更应该激励幼儿“迎难而上”。老师通过支持和引导,使幼儿明确到通过不断的努力尝试,自己是能解决这个困难的,使幼儿有解决困难的自信心。 在调动幼儿动手积极性的同时,加强幼儿美术技能的锻炼一些机会让他练习使用剪刀,利用区域活动及早晨来园时间,鼓励练习并掌握见到用法,鼓励其在自己创作时能够结合运用。提供各种可以剪得轮廓图,与家长沟通,让幼儿在家也能继续练习。
|
班级: 小二 观察者: 程璐
观察日期 | 2020.10.24 | 观察地点 | 教室 | 活动内容 | 跨班区域 游戏 |
观察对象 | 韩金哲 | 性 别 | 男 | 年 龄 | 4岁 |
观 察 记 录 | 解释与分析 | ||||
今天跨班区域活动,小朋友在教室进行建构活动。小朋友正专注地建构,只见韩金哲在教室窜来窜去,不时地把小朋友的玩具扔在地上;小朋友很生气,他却憨憨地看着小朋友笑,自己从不坐下安静地玩。 跨班美工活动开始了,小朋友都表现得很兴奋,只见韩金哲沮丧地来到我身边,对我说“为什么要做手工?不做手工好不好?”我说“你为什么不喜欢做手工?”他说:“我讨厌做手工?”小朋友在做的过程中,只见他拿起剪刀胡乱地剪几下,然后就对我说:“老师,我的破了,再给我一张。”我在给他用双面胶补贴,他则窜来窜去地用手抓小朋友的手工材料。
| 家庭环境的影响,爸爸妈妈是老师,平时比较忙,没时间照顾引导他明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爷爷奶奶在家里照顾他,在爷爷奶奶心中他是小皇帝,他提出的条件不管是合理的还是不合理的,爷爷奶奶都会答应,使他养成了唯他独尊的性格,以致于他什么都不会,因为有人包办了。所以,他没有自己做事的目的,也没有自己做事的习惯,更没有练习出独立做事的能力,连玩他都是在东游西逛,不知道要独立完成。 | ||||
引导策略: 提高幼儿的认识。我在幼儿园经常与他单独谈话,让他明白什么是对的是么是错的,一个好孩子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并抓住有利时机,积极鼓励他做一些事情,并适时地表扬他。与家长取得共识,对幼儿的教育要靠家庭、社会的支持幼儿才能健康地成长,我经常与他的妈妈交换意见,让他们了解幼儿在学校的情况,并请他们积极配合老师,在家中也要多多引导幼儿,让他知道什么事情是对的,什么事情是不对的,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加强他这些方面的培养,有什么不明白或不开心的事情可以跟老师说。通过与幼儿交谈、鼓励、讲道理等方法,在家园双方的共同努力下,还主动提出要跟老师说对不起,他明白自己错了,当天晚上还在妈妈的帮助下打电话跟老师说他知道错了,下次一定改正,要做个好孩子。看到这样子的他,我们老师都很开心,期待他更好的表现! |
个案观察记录
班级: 小二 观察者: 程璐
观察日期 | 2020.12.23 | 观察地点 | 教室 | 活动内容 | 跨班区域 游戏 |
观察对象 | 刘芷嫣 | 性 别 | 女 | 年 龄 | 4岁 |
观 察 记 录 | 解释与分析 | ||||
跨班区域游戏的时间到了,刘芷嫣小朋友主动去书架上拿了一本书《海洋巨人》她从第一页开始认认真真地看了起来,看了四五页之后,停了下来,好像在思索着什么。眉头紧紧的皱着,然后拿着书去找张弛说: “这么大的动物他吃人么?”张弛说“不是的!”,“哦,我想起来了,我在电视《动物世界》里面见到过这个海洋巨人,他是鲸” “没错,他是蓝鲸,是世界上的海洋动物。他身长30米,体重150斤,相当于22头大象的重量。他虽然生活在海洋里,但是他可不是鱼类,他属于哺乳类。鲸属于温顺的海洋动物,他不吃人,吃海洋里面的鱼和虾”。
| 因为家里的图书他更加熟悉故事内容,爸爸妈妈已经给他们讲了很多遍,带到幼儿园幼儿自己就成为了伙伴们的小老师,为大家讲述,帮助大家阅读,这对于带书幼儿及全体儿童都会有很大收益。在幼儿相互交流的过程中语言表达能力及逻辑思维水平都会有相应提高,而且我们还可以看出幼儿感兴趣的内容,熟悉的故事情节仍然是他们主动阅读的前提与契机。
| ||||
引导策略: 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幼儿的兴趣爱好,在日常活动中我注意观察幼儿看书的内容(幼儿自带) ,收集幼儿喜欢看的图书,请幼儿讲- -讲书中的内容,并请同伴进行补充,在此基础上,请幼儿思考“为什么小朋友能讲出完整的故事,而有的幼儿讲不出故事呢?”幼儿说出自己的看法后,我告诉幼儿看书要把书看完整,前面和后面是连在一起的 ,少了哪一页都不能讲出好听的故事来。幼儿似乎理解了,看书时,不是走马观花,而是一页一页认真的看了起来。阅读不仅仅是视觉的,也是听觉的、口语的, 甚至是触觉的。所以从小对幼儿进行早期阅读的培养,让幼儿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为以后的正式阅读打下良好而坚实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