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班跨班区域现状分析及跟进措施
跨班区域游戏是指打破班级界限,实现跨班互动的区域活动。我园根据两个大班活动室互通的特点,结合大班幼儿喜欢探究与交往等发展特点,和孩子们一起创设了跨班区域游戏环境。两个班共同创设了益智区、阅览区、科学区、建构区、美工区、表演区、生活区,按照一个班动、一个班静的特点,把区域巧妙地安置到了两个班中。这种设置能为幼儿提供更广阔的游戏空间,拓宽幼儿的交往面,增加幼儿与周围环境充分互动的机会,是幼儿非常喜欢的活动。每到区域游戏时间,小朋友们都非常兴奋,在两个班自由选择各种游戏。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两个班的幼儿经常在活动区中走来走去,看看这个,动动那个,急急忙忙的,却好像不知做什么才好。当老师问孩子们想玩什么、打算做什么时,幼儿也说不出自己的游戏目的,表现很盲目。怎么才能提高跨班游戏的有效性呢?针对孩子们的表现,我们尝试引导幼儿学会“做计划”,以增强跨班区域活动的实效性,发挥跨班区域活动的更大价值。
1、入区前引导幼儿说一说“我要玩什么”
我们首先增加了口头做计划的环节,让孩子说一说“我要玩什么”。
每天早晨幼儿来园时就走到自己要选择的区域前,打算玩什么以及怎么玩,老师会结合幼儿的想法进行鼓励和完善,并且适当调整区域里的材料和设施。
2、引导幼儿记录下自己的想法
随着每个孩子表达自己计划和想法的话语增多,所用时间越来越长,
出现了需要排队表达的现象,影响了晨间幼儿的活动。我们在活动区记录表旁边增添了记录游戏想法的纸和笔,鼓励幼儿记录自己的想法,形成入区“小计划”,并且在旁边放上一个盛小计划的盒子。这样既节约了与老师交流的时间,还增强了入区的目的性。
3、引导幼儿学习做计划
幼儿初定计划的时候存在很多问题,集中表现为不了解邻班区域的内
容及材料,计划中的内容也杂乱无章。针对第一个问题,我们采取了“定期串门”的方法。“串门”的时候,两个班的幼儿互相以主人的身份,迎接对方来班内区域中参观,一起了解区域游戏的材料和主题内容,为制定计划奠定基础。针对第二个问题,我们两个班的孩子和老师一起讨论计划表的内容,以此保证计划的一致性。通过讨论,大家确定了计划中的内容,即要有“时间、内容、方法或使用的材料、姓名”,记录要有序。
4、引导幼儿交流各自的计划
幼儿做完各自的计划,教师会引导大家交流各自的计划,说一说“我想玩什么”。在幼儿的解说中,在幼儿与老师、与幼儿的互动解读中,孩子们进一步明确了参与游戏时的方法。
5、引导幼儿按计划游戏
大班幼儿活动的自主性增强了,自我控制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这为幼儿落实跨班计划奠定了基础。
姚昕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