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活动情况登记表
时间 | 2020.6 | 地点 | 会议室 | 参加对象 及应到人数 | 10人 | 实到人数 | 10人 | ||
主持人 | 周艳 | 活动 形式 | 小结交流、问题研讨 | ||||||
研究的目的 (范围、方法) | 对本学期各年龄段跨班区域互动作总结,梳理存在问题集体攻关讨论,为新学期跨班区域互动开展打好基础 | ||||||||
主要内容(不够填写另附纸) | 一、主持人小结本学期跨班区域互动开展情况 周艳:本学期我们有效地进行了跨班区域互动尝试,平行班在区域 布局、跨班浏览图设计和进区卡投放上,不断调整、合理有效,现就发现的问题作一梳理和反馈:幼儿对跨班级材料的熟悉度,自主操作、选择存在很大的问题,教师整个的组织指导流于形式,幼儿跨班活动效果不明显。 几点建议: 1. 幼儿加强自主进区的练习,教师可分组指导,力求呈现每个幼儿知道自己玩什么区,会插卡,会就近取放区域材料。 2. 在跨版区域游戏时,老师一定要学会观察,灵活应对各种现象。如刚开始跨班游戏时,部分幼儿进入别的班级,可能对新的环境和材料都需要一段时间的适应;幼儿间由于能力的差异也可能会出现小摩擦,小矛盾等等,这诸多的因素都需要我们教师做一个敏锐的观察者和积极地促进者,给予正确的引导和调节,推动幼儿更有效地与材料互动。 3.教师自查班级三个区的活动材料。目前存在问题,操作区的图示比较欠缺,环境氛围不浓,如表演区:建议提供镜子、化妆材料、操作台等等,给于幼儿舞台表演的氛围;手工区,不是提供材料材料就可以了,应该有具体的图示和操作要求或者展板等,如提供各种泥塑的实物供幼儿参照,动手区和科学区,建议提供操作卡或者记录单,给孩子以明确的要求,如用筷子夹材料,夹什么,夹几个,要提供要求和记录单给孩子,材料要多元。建议老师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孩子到了这个区可以怎么玩,怎样持续的玩。不要流于形式! 二、教师进行跨班区域互动个案交流 三、活动小结 主持人:下阶段,我们将重点对各年级组跨班区域活动方案进行梳理和审议。 | ||||||||
评
价 | 区域联动实施以后,幼儿的活动空间大了,选择性材料多了,游戏更大胆更自主了,孩子在游戏中合作、交往的机会也多了。但仔细观察我们发现:有一部分幼儿因为活动范围的扩大,经常会在游走于各个区域之间,持久玩游戏的能力在下降,往往选择了很久不知道自己到底要玩什么。针对孩子们的表现,怎么才能提高区域联动的有效性,教师如果有效地进行观察、指导、介入,是我们后期要关注和研究的重点。课题组全体成员将认真实践,以成就我园全体教师和幼儿的健康成长! | ||||||||
填表人 周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