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育科研>>课题研究>>过程性资料>>文章内容
课题实施记录2020.5
发布时间:2020-10-23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周艳

课题研究活动情况登记表

时间

2020.5

地点

会议室

参加对象

及应到人数

10

实到人数

10

主持人

周艳

活动

形式

案例分享、集体攻关、研讨

研究的目的

(范围、方法)

跨班区域互动分享交流,找问题、研解决策略

主要内容(不够填写另附纸)

主持人:各年龄段教师根据我们前期的网络教研,现场对平行班的

区域进行了调整、合并,材料也进行了整合,制作了跨班区域互动浏览图,统一了进区卡和区域规则标识图,为我们本月的跨班区域现场观摩教研打好了基础,下面请各班教师就本年龄段跨班区域开展现状分析和后期跟进措施谈谈自己的设想。

姚昕燕:每到区域游戏时间,小朋友们都非常兴奋,在两个班自由选择各种游戏。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两个班的幼儿经常在活动区中走来走去,看看这个,动动那个,急急忙忙的,却好像不知做什么才好。当老师问孩子们想玩什么、打算做什么时,幼儿也说不出自己的游戏目的,表现很盲目。怎么才能提高跨班游戏的有效性呢?针对孩子们的表现,我们尝试引导幼儿学会“做计划”,以增强跨班区域活动的实效性,发挥跨班区域活动的更大价值。1.入区前引导幼儿说一说“我要玩什么” 2.记录下自己的想法3.学习做计划4.引导幼儿按计划开展游戏。

肖萍:我就刚才姚老师的话做补充,我在活动中引导幼儿按计划游戏,当孩子们走进活动区时,面对着自己同区的伙伴,面对着丰富多样的材料,老师采取计划提示法提示幼儿有目的地做事,落实计划,减少盲目性。教师还可以引导幼儿商量后决定合作游戏,老师在游戏活动结束前五分钟,提示幼儿把有变化的计划进行修改与完善,便于交流。

章莉华:中班的跨班活动是每周两次,我们以音乐作为进区、收区的指令,统一跨班活动起始时间。当音乐响起时,幼儿井然有序地到自己选择的活动区域;音乐再响时,幼儿立即收拾玩具,回到班级当中。通过跨班活动,幼儿的坚持性、专注力明显增强。跨班活动后的讨论交流这一环节十分重要。每次跨班活动回到教室后,我们都会引导幼儿互相讨论、交流:“你今天到什么地方玩?”“你和谁在一起玩?”“你有什么好的经验介绍给大家?”鼓励幼儿把自己在活动中的所见所闻、情绪体验与同伴相互交流。改进措施:1.布置区域时,应该和幼儿一起商量要怎么布置,如何贴游戏标志,规则如何约定?2.如何控制进班人数?如何控制进区人数?年级组老师需要斟酌。3.教师在跨班活动中如何对幼儿进行有目的地指导,有待我们去研究。

胡秋芳:我就小班组跨班存在的问题来谈谈, 1、晨检时段的室内区域活动,由于教师边要进行晨间的幼儿接待工作、个别突发事件处理、无法顾及到幼儿在其他班级的活动状态。2.班级教师对材料的了解和投放的跟进不能及时有效地处理。这些问题都有待教师一起来协商解决。

周艳:老师的发现的问题都很真实,值得其他年龄段的教师一起探究,后期我们就针对这些问题去调整、去完善、去解决。

 

同龄跨班模式实现了区域互补的作用,不仅减少教师的工作量,更是给幼儿创设了更丰富的游戏空间与机会,在跨班游戏过程中,使幼儿得到全面发展,提高幼儿的游戏能力以及社会交往能力。教师抛出实际活动中的“真问题”,引发大家思维碰撞和研讨,课题组成员将不断的调整、研究,将跨班游戏真正落到实处,实现跨班游戏的真正价值。











填表人    周艳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常州市天宁区新世纪幼儿园    技术支持: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