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活动情况登记表
时间 | 2020.3 | 地点 | 办公室 | 参加对象 及应到人数 | 10人 | 实到人数 | 10人 | ||
主持人 | 周艳 | 活动 形式 | 网络研讨、学习分享 | ||||||
研究的目的 (范围、方法) | 理论学习,明晰课题研究的意见,研究、确定跨班区域互动要作的调整内容 | ||||||||
主要内容(不够填写另附纸) | 主持人:我园是一所小规模幼儿园,活动室面积相对狭小。面对如 此现状,全体教师用心观察、研究探讨,如何让全体幼儿更好地享受自主游戏?更有效地开展区域活动?带着思考,我们尝试进行“区域联动”,开展跨班区域互动的研究,旨在让幼儿在游戏中获得更自主、更愉悦、更创新的体验,直接助推了教师和幼儿的共同成长。 一、大家分享前期的理论学习。 周艳分享《区域活动新论》有关章节内容,章莉华分享《跨班区域活 动的有效做法》,姚昕燕分享了《建构同龄式跨班区域活动》等 二、集中网络教研,跨班区域互动,教师前期要做哪些调整,通过大家讨论,达成共识,要做好空间、场地、材料、时间等融合调整,大家畅谈,分享智慧 胡秋芳:平行班老师要重新规划并创设多样区域的环境,有安静与热闹的协调,有采光的区分,有科学的思考,空间的多元调整,让每个班级区域更适合跨班。 程璐:还要在空间布局上做好规划,两个班级材料整合都如何分类,摆放在什么位置、桌椅怎么放、游戏成果展示在什么地方,教师要听取幼儿的建议,并根据他们的建议进行调整和优化。 肖萍:跨班区域互动还涉及到规则调整,开展跨班区域后,幼儿可以自由取放两个活动室的资源,两个活动室可以自由穿梭。但全面开放的区域也带来了管理上的困惑。如何解决,还是要落在孩子身上。我们让孩子来商量规则,师生一起用图案、标记等方式制作相关的规则 提示,放置各材料的框、篮、盒、柜也制作显著的标识。规则的调整让跨班区域活动更为有序,教师的管理也变得轻松。 章莉华:在材料调整方面,师生根据各班区域资源和幼儿实际操作情况,不断进行搜集,做好适宜的调整与补充。 周艳就调整好的幼儿园各班作息时间(跨班区域活动)安排请各班教师提出合理化建议,通过大家讨论,修改完善,最终达成一致。 三、请教师以年级组为单位讨论设计好跨班区域场地布局,下次课题研讨进行交流。 | ||||||||
评
价 | 主持人:通过课题网络教研,全体教师相互分享理论学习,思维进行了碰撞,教师对跨班区域互动开展的意义有了明确的认识,对区域活动场地调整、空间布局、材料投放和活动开展组织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为后期跨班区域互动的开展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 ||||||||
填表人 周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