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跟一些幼儿园老师和地方高校专家接触的过程中,听到了一些言论,大多是对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误解甚至是曲解,并说是省里培训时要求的,感觉到非常惊讶,甚至哭笑不得,我想有必要作一个简单的解释和澄清。
第一,有人说课程游化项目不让上课了。我可以肯定地说,我们的专家团队从来没有这么说过,幼儿得很多形式多种多样,我们倡导根据需要,灵活选择。但是,上课或集体教学不是老师从头说到尾,集体教学活动中应给与幼儿充分活动的机会,尽可能让幼儿动用多种感官,在行动中获得经验。
第二,有人说区域要固定,不能随便变更。据说有些幼儿园集体教学也让孩子散座在区域里,老师很不方便,甚至一些幼儿园用餐也分别在区域里,班级的桌子都进了区域。我可以肯定的说,我们的专家团队没有这样要求过,这么机械刻板的安排一定是理解和领会出问题了。幼儿园的区域可以相对稳定,但不等于就什么活动都在里面,区域是可以随幼儿的兴趣和资源的状况进行调整的,基本集体活动的空间还是要保证的。
第三,有人说区域活动就是让幼儿随便玩玩,其实对幼儿没有什么意义,游戏化强调区域,其实幼儿学到的东西变少了。我可以肯定的说,幼儿园没有绝对的随便玩玩,区域的空间、时间和材料安排都体现的一定的价值和目的,在哪里玩,跟谁一起玩、玩什么和怎么玩决定了活动的质量。所谓学得多学的少指的是教师认定的知识还是幼儿多方面的经验,有层次的、不断变化的区域和充分自主创新的游戏一定能给幼儿多样化的经验,相反,几个玩具让幼儿玩一个月甚至一个学期的游戏肯定无法让幼儿获得经验。区域活动能否促进幼儿的发展关键在教师如何认识幼儿的活动,如何认识材料,如何认识空间,如何认识幼儿的自主和创新。
第四,有人说课程游戏化的要求太高了,现在做不到,不可能把所有的活动变成游戏,尤其是上课和生活活动很难变成游戏。我可以肯定的说,专家组没有这么要求过,相反,我们一开始就提醒不要误解游戏化,不要以为就是要把一切活动变成游戏,是要求在活动中融入自由、自主、创造和愉悦的游戏精神,并不是要把一切活动改造成游戏,可以根据需要尽可能采用游戏的手段,但没有要求把一切活动变成游戏。
我特别希望我们的项目幼儿园没有这种误解和曲解,也希望大家在与其他幼儿园接触的过程中传递正确的观念,引导大家去阅读专家组提供的一些书面解释和发表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