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在教师专业成长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幼儿园类级参评、日常教学台帐、师陶杯论文评比中强调案例分析、以及近几年的教师基本功比赛项目及幼儿园招聘教师的面试内容,都将案例分析列为主要的项目。
特别是去年第二批天宁区幼儿园招聘教师的面试内容定为案例分析,以答辩的形式开展,考查是的幼儿园教师在特定的时间内其思维的灵敏度与语言的组织、表达能力,由此对幼儿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可让大家逐渐清醒地认识到:案例分析在我们教师职业成长中的重要性,不再是可有可无的,套用《乡村爱情》中的刘能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必须的。
一、什么是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由案例与分析两部分构成。
案例是什么?是个案、实例、例子。其实对于教学一线的教师来说,在长期教学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丰富的、鲜活的、生动的、具体的许多案例,大家都可以信手拈来。案例可以是一个教学活动的案例、一次活动的案例、一个事件的案例、一个人物的案例,其实也就离不开人、事、物。
分析是什么?是反思、剖析、评价。让大家来写或是说一个案例比较容易,难就难在不知如何进行分析。有的教师看到一个案例不知如何下笔或是如何进行分析与评价。如果说,能对案例进行深入地研究、理性地分析,从中获得知识和策略,获得特定教育情景下的教育经验,并逐步实现从教学实践经验到教育理论的升华,这对促进教师业务提高无疑是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如何撰写案例分析
1、如何写作案例
案例写作有一定的格式要求,可分为:背景、事件、分析、评价四个部分。
背景与事件:围绕四个基本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详实而全面地描述出具体情境中的事件,重点写出各因素间的冲突。
分析与评价:分析要条理清晰、客观透彻,评价要透视理念、注重实际,在联系相关理论进行深入的分析的同时,不断反思提升经验。
2、分析评价什么
分析和评价是运用案例方法的关键,是教师开展行动研究的有力武器,也是教师成长的必经阶梯。教师在分析案例时,尽量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虚实并重,小中见大。
﹡分析理论要素
教师要注重从案例中分析出理论观点,也就是是否贯彻了先进教育理念,或是与教育理念相违背的,要学会将已有的经验提升为理论与观点,其实也就是经验理论化。一线教师具有实践非常之多,如何提升为理论、化为理性思考,这是我们所要学习与提高之处。
这就相当于有的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强,当需要将她的教学行为上升到教育理论时,阐述为何如何设计、如何教学,就显得有些心力不足,这就让人深切体验:书到用时方知少,同时也说明教师理论要素严重缺乏。具体分析每个案例就不难发现,由表及里、由点触面,都可以用教育理论来解释教学行为,而每一种教学行为都有一定的教育理论与观点来支撑。
﹡分析改进措施
案例中都有突出问题存在,通过分析其目的在于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因此,我们要学会易地思考,其实也就是换位思考,让自己置身于于具体的案例中,提出自己独到的改进意见,一旦将这种认识表达出来,可以增进教师的自我理解、自我更新。
﹡分析对己启示
分析要着重于启示,即有何成功之处,闪光点是什么;不足又在哪里,问题的根源又是什么?使得在今后的实践活动中可以有效地运用这种逐步培养起来的思维方法来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要关注案例中教师的创造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发展脉络,而不仅仅是获得那些固定的原理、规则。
3、如何有效分析
万物运行都有其一定的规律可循,要写出有效、有价值的分析出来也有一定的方法可以参照。这里所提供的方法仅供参考。
●准确审题,紧扣主题
当要求进行案例分析时,一般的情况下都会有相应的1至2个问题提供给答题者,这时的答题者头脑要清晰,认真审题,明确所需回答的是什么。要学会慧眼识问题,在问题中找住关键词,这样就能不跑题,不会答非所问。
如:在上述案例中教师运用了什么样的指导策略?这样的指导适宜吗?
关键词:教师 指导策略 适宜
如:请运用相关的教育理论与纲要,结合上述案例进行阐述?
关键词:教育理论 纲要 实际
●研究案例,突显关键
教师应具备细致观察、认真研究的能力,结合案例中的具体描述,去查找自己认为在本案例中比较关键、重要的部分所在,是否具备有一定的教育价值。通过描述部分,由表及里,探究其教学行为中是否渗透教育理念的存在。
结合具体的案例,指导初写者进行操作与练习:将案例中精彩部分或是问题部分进行有机划分,相同观点的可以尝试并类,并针对此部分分析教育理论的匹配度,理论联系实际。
案例:星期一,A老师埋怨地说:“孩子在家过了一个双休日,再回到幼儿园后,许多良好的行为习惯就退步了,不认真吃饭,乱扔东西,活动时喜欢说话,真不知孩子在家时,家长是怎么教育的?”站在一旁的B老师颇有同感地说: “是啊,如果家长都能按我们的要求去教育孩子,我们的工作就好做多了!”A老师接着说: “可这些家长不按我们的要求去做倒也罢了,还经常给我们提这样那样的意见,好像我们当老师的还不如他们懂得多,真拿这些家长没有办法……”
请你运用幼儿园与家庭相互配合的有关理论,分析和评论A、B老师的教育观点,并具体谈谈家园合作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意义。
相关理论:
1、家长是幼儿园教师的重要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的原则,吸引家长主动参与幼儿园的教育工作;
2、向家长介绍幼儿园的保育教育工作,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参与;
3、家园配合,使幼儿在园获得的学习经验能够在家庭中得到延续、巩固和发展。
●掌握方法,完整呈现
对案例的分析如何呈现,可以根据不同的类型不同呈现。
﹡理论验证型:假设理论(相关理念)→ 实践验证(事例验证具体描述)→ 陈述观点(理论与实践中的差距)→ 后期设想(推敲继续或是推广研究)
﹡问题呈现型:列出问题(关键问题)→ 分析源由(产生的主要因素)→ 改进措施(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 点滴启发(对今后的启示与借鉴作用)
﹡经验分享型:简单概述(总体印象)→ 分段阐述(主要提炼成功之处、精彩之点)→ 简短结束(可以是完善之处、提出建议)。
以上不同的案例分析都好比写一篇文章一样,以“八股文”的形式出现,还需把握五有:
有头有尾(有开头与结尾,具有完整性);
有总有分(有高度提炼的小标题与分段的阐述部分);
有理有据(有理论观点的呈现与案例中的具体描述);
有详有略(抓住关键与重要部分来写,不要胡子头发一把抓,面面俱到,详略得当);
有思有想(要有自己的想法,提出适当的建议或是意见。失败的案例不是一无是处,成功案例也不可能完美无缺)
三、案例分析的注意点
案例分析对于在座的每一位教师来说都是熟悉的,因为每学期都要上交相关的台帐资料,撰写案例分析的质量如何,作为管理者是十分关注的,因为由点及面就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每位教师对此的重视程度、实际的专业素养程度。
下面结合日常的案例分析出现的问题提醒大家注意以下几点:
1、学会厚此薄彼。
因为案例中的事件是教师亲身经历的,有真实的体验与感受,发现大多数的老师写案例时有话说、有东西可写,会有长长的一段文字来表达。可是当写分析那一部分时,恰恰相反,字数很少,无话可说,有的甚至几名话就可结束。那样显得头重脚轻,案例分析关键是在分析与评价。如何来厚此薄彼要做到心中有数,而不是彼此颠倒。
2、缩短两级分化。
在写分析时会出现两级分化现象,而且是比较严重的。
一种是理论性很强,实际联系不够。如教师是支持者、参与者,是以幼儿为主体,充分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什么的。虽然“学术语言”较多,但这样的分析比较笼统,什么样的案例都可套用,光有理论没有实践,显得空洞无力。
另一种是实践性很多,理论支撑不够。因为案例与教师的日常工作和经验背景的紧密联系,教师比较容易进入角色,比较自然地运用自己所熟悉的思维和表达方式来进行交流。“教师语言”偏多,不能将自己的经验提升到一定的理论上去,那样的分析就显得水平比较低,没有一定的说服力或是可信度。
只有理论联系实际、理念结合描述、经验提炼上升,那样的案例分析才具有教育价值。
3、学会有机取舍。
成功的案例人人都认为十分精彩,写出的分析方方面面都是好的。在全好时我们的教师要学会拎重点、看亮点、显精彩。其实也就是前面提到的无需面面俱到,突出2至3处的精彩之点就可,写出抢眼的部分就可。有的老师就怕这个不写,那个不写到时就得到分了,却不知泛泛而谈时,只不过是蜻蜓点水,没有深度。
坚持撰写教学案例分析,其实就是坚持长期的观察、研究、反思、积累、提升的过程,可以帮助教师构建先进的教育理念、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强调要: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这就意识着幼儿园教师专业能力的重要性,而案例分析也是成就专家型教师的一个有效的发展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