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育科研>>省级戏剧课题>>过程性材料>>文章内容
个案观察
发布时间:2019-03-07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周艳

个案观察

班级: 小二                                  观察者: 吴萍          

观察日期

2017.10.11

观察地点

教室

活动内容

戏剧教育:

表演区

观察对象

周毅、王轩

性   别

年    龄

4

观  察  记  录

解释与分析

“理发店”里两个幼儿(周毅、王轩)无所事事地玩弄着材料,这时我走进了理发店:“请问,可以洗头吗?”一听这话,两个幼儿一起上前忙开了。周毅拿来围兜给我围上,王轩拿出了洗头膏在我头上挤着并热情地问:“吴老师,你要按摩吗?”“好的,在哪里按摩?”他立刻牵着我的手,来到边上的小床上。随后两个“工作人员”把我好一阵的折腾,终于一切都做好了,我站起来表示感谢,然后接着说:“你们的服务那么好,可惜大家可能不知道,如果你们能上门服务就好了。”两个幼儿一听都说:“我们出去给大家洗头按摩吧。”我说:“你们出去了,店里就没有人了,有人来了怎么办?”他们想了想,都没有离开“理发店”。

 

开始的时候理发店由于没有人光顾,两个幼儿无所事事,没有进入角色,幼儿之间的角色互动也很少。但当老师介入游戏后,幼儿游戏的积极性明显提高,特别是老师用“如果……就好了”的征询式的口吻给出新的建议,把幼儿从游戏的机能性动作引入到想象的情节,将幼儿独自引导到角色合作沟通的层次,使之成为幼儿主动的行为。

 

引导策略:

1.理发店里面的洗头膏、梳子、镜子等是易消耗品,教师可以让幼儿将家里用完的瓶子带来,让幼儿有一种主人翁意识。对于自己参与收集的材料,幼儿在使用过程中也会更加仔细。

2.在交流中让大家充分发言,并寻找更多的符合游戏内容的方法,如:“理发店”怎样来吸引更多的顾客,可以请大家帮忙出点子。

3.教师在幼儿游戏出现困难时,适时介入能启发幼儿将主题情节深入下去,增强同伴间的互动和沟通。

 

个案观察

班级: 小二                                  观察者: 吴萍      

观察日期

2017.11.8

观察地点

教室

活动内容

戏剧教育:

表演区

观察对象

笑笑

性   别

年    龄

4

观  察  记  录

解释与分析

今天的娃娃医院跟往常一样的热闹,孩子们都很注意自己的身体,都自发的来到娃娃医院做身体检查。笑笑今天的当值班医生。她戴好小医生的眼睛和帽子,脖子上挂好了听诊器,认真地开始了工作。首先,她戴好听诊器,在小病人的身上来回听了几遍,随后她又拿出了血压计,专注地给小病人量血压。等到所有检查都做好后,笑笑细心地问了句:“你还有哪里不舒服?”小病人说:“我感觉有点感冒了,流鼻涕……”“那我给你配些药吧,吃好药就会好的。”说完,笑笑在体检单上又加了一笔……

 

 

1幼儿对于娃娃医院所投放的材料很感兴趣,愿意在摆弄材料的基础上产生一定的游戏情节。

2在游戏过程中,幼儿除了动作的交往行为之外,增加了一些语言交往行为,增进了幼儿之间的交往和交流。
3
在原有游戏经验的基础上,今天又产生了新的游戏情节。在填写体检单的同时小医生还在纸上写好了小病人该吃多少药片,丰富幼儿的游戏行为。

引导策略:

1.既然幼儿有了新的游戏情节发生,教师要抓住小小细节在分享交流的时候将其放大,与幼儿共同情景再现,帮助其他能力较弱的幼儿增加他们的游戏经验和行为。

2.活动中,孩子的游戏能力在不断的提升,教师也要不断观察幼儿的游戏行为,根据幼儿的游戏行为做出适合幼儿的相应的调整措施,不断投入新的游戏材料。对于幼儿不感兴趣的游戏区域,可以根据幼儿的游戏情况,撤除或是整改为符合幼儿年龄、兴趣和能力的感兴趣的游戏区域,让幼儿在角色游戏方面有所提升。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常州市天宁区新世纪幼儿园    技术支持: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